XIAOMING

股票跌成这个样,你是不是很慌张,那该做点啥?

加拿大华人共同关注的理财公众号 《小明财商》第70期 点击这里看原文 这几天全球股市大幅震荡,各位一定都有耳闻。 很多客人、理财顾问都会询问我的意见,比如是不是应该将钱转入安全的资产,如货币市场基金( Money Market Funds),储蓄账户,甚至是卖掉自己的RRSP,等待时机重新入市。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一定会先和客人理清这几个问题: 第一,这部分钱的投资目的是什么? 常见的答案有:退休养老,小孩子的大学教育,紧急应急资金等等。 很显然,具体的投资策略,只有在目标清晰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第二,从现在到你要用钱的时候,还有几年时间? 举个例子,RRSP账户里的钱,通常用于退休养老,而养老可能发生在5年后,也可以是30年后的事情。 不同的投资时间段,对短期的波动承受力也是不同的。 相反,如果在一两年内要用RRSP中的钱,作为买房首付,短期的波动就会影响本金的安全。 第三,股票的波动,是否会影响到你的其他资产? 从财富管理的大格局来说,资产的类型有很多,比如股票类,固定收益类,商业地产类,住宅地产类,大宗商品类,保险类等等。 对于大多数家庭,人力资本,也就是家庭成员持续创造收入的能力,才是大多数中产家庭资产积累的核心。 而实际上,最出风头,最受媒体关注的只是股票市场,比如 S&P 500, NASDAQ,Dow Jones, TSX 等等这类股票指数。 股票或者股票类基金的占比,其实只是总资产中的很小一部分。而且,很多资产类别和股票的波动相关性并不强。 也就是说,你关注到的,激烈的涨跌起伏,也许不到你资产总额的10%,所以,你不必过于紧张。很多中产家庭的资产是这样分布的。 真实的股票市场到底长什么样呢? 首先,承受风险后的长期回报是相当可观的。 经过自1935年的85年长期积累,$1,000的本金,已经变成$9,941,442。 这段时间对一代人来说相当漫长,但从财富的积累角度是完全可行的。 其次,波动永远伴随着投资增长。 如果以投资回报的波动为衡量标准,风险最高的是美国小型公司的股票。 然后,是国际股票(除美国和加拿大股票),再然后是加拿大综合股指和美国大盘股指。 以美国大盘股指为例,自1935年来,平均回报为11.4%,而平均波动(标准偏差)为17.7%。  如果以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来计算,68%的年回报在 [-6.3%,29.1%],95%的年回报在 [ -24%,46.8%]。 虽然用历史数据来推测未来并不完美,但至少作为投资者,你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大跌触底后,未来5年的回报往往会超过100%。 这种情况在80年的石油危机时,出现过;在2000年的科技泡沫后,出现过;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也出现过,而且这些循环在历史上不断重复。 实际上,下挫、回调、大跌等等这些看似恐怖的名词从来都没有远去,只是往往会在你最得意忘形的时候,给你一记重锤。 那你该不该将钱从股市里取出来? 我的建议是在市场波动很大的时候不要乱动。请回答以下的这四个问题。 投资目标是否有变化,还是单纯的害怕损失? 这笔钱有多少是真正的投入股市的(而不是债券或其他资产类别)? 这笔钱什么时候会用到? 如果现在拿出来,什么时候再进入市场? 大部分的投资散客,取出投资的主要原因是损失厌恶。 这点和大量囤积食物、厕纸、洗手液的朋友们很相似,只是一种释放内心焦虑的手段。 单纯只是因为焦虑,逃离股市,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以下是1970年1月至2015年6月,加拿大股指的表现。 第一个红柱子为全程持有,纹丝不动的回报,从$1变为$58.33, …

股票跌成这个样,你是不是很慌张,那该做点啥? Read More »

小明财商

这是一座城,城里有太多你不知道的故事

《小明财商》第28期 谈到重大疾病,很多人选择逃避,但今天我们选择正视。 “这是一座城,城里有太多你不知道的故事.” 这句话是来自医疗纪实片《人间世》的导语。 我会强烈推荐各位搜出来看一看,因为我们对重大疾病的了解相当有限,这也是很多家庭会缺少保护意识的原因。   得了重大疾病需要花多少钱? 和客人谈到加拿大重疾保险,很多人马上会想到加拿大的免费公立医疗。“不是所有看病的费用都被免掉了吗?” 其实不是。虽然在医院里的开销基本免除,但医院外的开销如药费,看护费,工资损失等都是真实存,且比想象中要更加昂贵的费用。 根据2014年Global News中的一篇报道,口服抗癌药一个月的平均费用在$6,000。 以下的费用是假设一个年薪$72,000的白领,在加拿大进行一年癌症治疗所需的费用。 费用种类 持续时间 每月 费用 小计 工资损失 12个月 $6,000 $72,000 看护费 12个月 $4,000 $48,000 处方药 12个月 $6,000 $72,000 其他杂费 12个月 $1,000 $12,000     总额 $204,000 这里$204,000一年的费用还不包括如果选择去美国或者回中国治疗的费用。 很明显,这个时候的财务负担将会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以及恢复的进程。 别忘了,即使在这个时候房贷还会持续扣款,孩子还是需要上学,但你的工资收入已经暂停。   加拿大的重大疾病险到底长什么样? 疾病定义 加拿大常见的重大疾病保险通常分为4类和25类重疾。对于青少年,重大疾病的定义通常会多出6种类别。 4类疾病包括心脏病、癌症、中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25类疾病包括主动脉外科手术、再生障碍贫血、细菌性脑膜炎、良性脑肿瘤、失明、癌症、昏迷、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病、截肢、中风、主要器官移植、严重烧伤、瘫痪等等 赔付方式 在病患确诊后,直接以现金的方式赔付给受益人。这和有些重疾险直接赔付给医疗机构,或者只用来补偿医疗花费有很大的差别。 因为加拿大保险公司销售的重疾险是不限定赔付资金的具体用途的。 也就是说,受益人对赔偿有完全的自主支配权。 游山玩水,闲云野鹤也可以是一种重病恢复的状态。 请记住,从银行或者借贷机构购买的重疾险则只限于赔付银行债务,主要是房贷等。 以后再和大家讲银行的重疾险为什么和保险公司的重疾险很不一样。 赔付历史 以加拿大最大的保险公司 Manulife …

这是一座城,城里有太多你不知道的故事 Read More »

graph, diagram, recession

为什么你总想做接盘侠?

《小明财商》第69期 大多数的投资者,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跳入火坑,成为最后的接盘侠。 作为投资顾问,我得想方设法,帮客人抑制这种冲动。今天,还是从我身边的故事说起。 一套¥300万的房子 几个月前,朋友把我请到家里,说在中国有一些钱,看看怎样操作才能汇到多伦多。 我问了问情况,原来她在武汉的一个繁华区域,有一套公寓房,上下两层,当时的市场价约为人民币300万。 按照她当时的估计,因为地段相当好,房子出手会很快,也就是一两个月的事情。 后来发生的事,世界都知道。卖房子的事情,因为新冠疫情,被搁置了。 据统计,中国大城市居民,80%的财富都锁在房产里。这和很多生活在加拿大的华人,情况相似。 做一番推演,武汉的那套房子,假设真的出售,要等到钱来加拿大,大概要经过怎样的步骤呢? 疫情结束,购房者撇开生死的问题,重新振作,开始买房。 买卖双方经过价格商议,贷款,过户,最后成交。 很显然价格要打折,按照¥300万估价不合理。 人民币要换成加元,然后从国内汇出,汇款限额会是最大的问题。 当然,这段时间内,资产价格会波动,汇率的价格也会有波动,这些都是风险因素。 经过重重阻碍,钱也许就能过境,所花时间可能是半年,一年或者更长。 以上描述的这个过程,就是在投资中需要考虑的一类风险:不流动性。 一般来说,流动性从强到弱的资产,依次是现金,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然后是实物资产,如金条,房产,古董等。 也就是说,资产和现金,不是一回事。有时,看上去安全的资产也并不安全。 个人,家庭,甚至企业,破产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是资产不能及时变现,导致的现金流断裂。 有种接盘的冲动 前两天,另一个客人找到我,说有一处多伦多的公寓楼花感觉不错,原来的买家从开放商那边购入,2021年交房。 原买价$27万,现在想卖$49万,客人在考虑接盘,咨询我的建议。 虽然每个客人的具体情况有很大差异,但一般说来,大多数的投资者都有一种想当接盘侠的冲动,炒房是这样,炒股是这样,炒数字货币也是这样。 接盘后,唯一能带来回报的方式就是期待资产价格继续飙升。 其实,这种总是想在高位接盘的心态,源于投资者对投资趋势判断的一种误区。 大多数人会以过去,比如近几年的资产回报,作为未来是否投资的最重要衡量标准。因为他们相信这样的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 然而,这个观点从数学的角度是说不通的。因为,当一类资产的成长率远高于长期平均值的时候, 接下来就很有可能遇到重新估值,也就是说成长率会放缓,或者直接崩盘,这个现象叫做均值回归。 每类资产的长期成长率不同,但我认为,一个比较保守的算法是: 长期成长率 = 通货膨胀 + 经济成长 在加拿大,这个数字应该约等于 3% + 3% =  6% 当然,股票类资产往往会高于这个数字。以下是多伦多地区 City of Toronto 公寓二手房的历史价格趋势。 以下是标普500指数,过去5年的成长曲线。 是不是高价资产就不能碰呢? 我认为,不是。 因为资产本身的价格只是一个考虑因素,如何购买也相当重要, 比如对公寓的投资,可以是购买新盘楼花,可以是接Assignment, 也可以是直接购买现房等等。 相比起来,更重要的因素是投资者本身的情况。如投资目的,投资时间段,投资资金的来源,未来的现金流状况,个人税阶,资产的搭配,甚至是所处行业等等。 这些就是需要专业的投资理财顾问来帮助判断了。 至少,不亏大钱,是所有投资者,都应该守住的一条底线。 …

为什么你总想做接盘侠?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