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ING

Golden mail box - 小明财商

小明直播第一期 – 在逆全球化的过程中改如何配置资产 【 回顾】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Ut elit tellus, luctus nec ullamcorper mattis, pulvinar dapibus leo.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Ut elit tellus, luctus nec ullamcorper mattis, pulvinar dapibus leo.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Ut elit tellus, luctus nec ullamcorper mattis, pulvinar dapibus leo.Lorem ipsum dolor sit …

小明直播第一期 – 在逆全球化的过程中改如何配置资产 【 回顾】 Read More »

Stock market

“加拿大正在消灭中产阶级” ——最痛的领悟!

    加拿大华人共同关注的理财公众号   《小明财商》第85期 我叫小艾,2012年移民加拿大。出国前,我和老公都在医院工作,现住在大多伦多的万锦市。 老公转职,成为IT民工,工作稳定,但因半路出家,发展前景一般般。家有两个女儿,一个7岁,名叫Anna,一个5岁,名叫Zabrina。 两个孩子,名字从A到Z,不想再生了。这几年全职在家带孩子,家庭的琐碎,把曾经的那点傲气磨没了,人也变得更现实了。 4年前,报了Seneca会计专业,毕业后,一直就职于会计事务所。 由于Covid 19,孩子们不能上学,从3月起,我一直在家拿每月$2,000的CERB。 5月份报税时,翻了翻原来的账单,顿时领悟到:“加拿大正在消灭中产阶级。” 2019年的净收入 我是记账会计,年薪$42,000。华人公司,钱少,事多,还劳心。 经常加班,没有加班费。老板还给我画大饼,升职、加薪、涨福利,原本都说在今年。 每月工资,月底支付,各项扣除之后,还剩$2,795.27,各种苛扣20.14%, 老公IT码农,年薪$55,000, 一个月总有一两次,半夜被BB机叫醒,维护系统。 工资每月$4,583, 各项扣除,还剩$3,518.30,扣除部分23.23%, 2017年,两家老人帮着凑了些首付,买了一套$890,000的联排别墅,1500多尺,3间房。 最小的作书房,女儿们共一间,我和老公住一间。 房子贷款还剩$690,000,月供$3,106.19,地税一个月$285, 水电暖一个月$185,上网月费$56.5, 两台车保险每月$270,一辆车Lease月供$520,两辆车加油,每月$300。 两个签约手机,每月共支付$165。 两个孩子,上课后班,托儿所给了折扣,每月$1,210。 平均一周去一趟超市,花费约$150。 其他开销,一个月$500。 然后,就是各种投资: 教育基金RESP,每个孩子每个月存$200, RRSP每个人每个月存$300,  一家人的人寿和重疾保险,每月$500。  TFSA每人每月存$200。 最后,一个月算出的结果是:负2,345。 前几年,总想回国,拉着孩子,拖着箱子,要转几趟飞机, 但每次回国后,又和老同学,老同事们聊不到一起,在一个桌上吃饭,还免不了羡慕转嫉妒。 认真的说,如果一个加拿大朋友回国,在你面前喊穷,那很有可能不是低调,而是真穷。   索性,这几年就待在多伦多,还能省些开销。   作为家里的财务管家,无米之炊,很难做。 看着家里的开支记录,我终于明白了, 即便我和老公忙碌工作,我们还在靠啃老过日子, 工作都不轻松,但并不会改变家庭现状, 眼前的负债只会越来越多。 我笑我,相对于8年前国内安逸的生活,现在有的,积攒更多的,只是无法言语的落魄。 我像个落水的孩子,在水中沉浮,无论怎么挣扎呼救,路人都不会理我,看着我渐渐漂远,从中产跌落到赤贫。 2020年的净收入 2020年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我领到了CERB,每月$2,000。 说实话,不上班也挺好。电话静音,老板勿扰。 撸起袖子,系好围裙,架上平板,修炼厨艺,改善生活。 龙虾姜葱炒,海胆入肚滑,滋润惬意,还可以修修图,上传朋友圈。 陪孩子,读些书,上上网课,状态刚刚好。 虽然家庭收入相比2019年减少,也正式进入低收入人群,但实际生活质量反而提高。 …

“加拿大正在消灭中产阶级” ——最痛的领悟! Read More »

money saver

中美争锋时,请记住:有一种力量,叫柔软

加拿大华人共同关注的理财公众号 《小明财商》第88期 昨天爆出一则新闻,美国勒令72小时内关闭中国驻休斯敦领事馆。外界也在猜测,根据对等原则,中国也会要求美国关闭一家领事馆。 这也许成为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的标志,而这种紧张感还会波及,正从困境中复苏的金融市场,我们静观其变。 柔软比坚硬更有力量 前几年翻过一本书,书名叫做《爆裂》,我看的是英文原版名叫《Whiplash》,也可以直译为鞭打。 书的副标题为《未来社会的9大生存法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力量的理解。 作者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坚硬,一种像钢铁,另一种像柳条。 钢铁的力量来源于顶天立定,坚如磐石,可惜一旦遇到损坏,复原能力为0,因为太脆。 相对而言,柳条的力量,在于随风摇摆,点头哈腰,但遇到打击后,复原能力很好。 因此,作者强调,面对未来社会,一个重要的生存法则是,增加韧性或者复原力,这或许比力量更重要。 大国博弈,世界格局,这件事我不懂,也没有发言权,但我知道,杀敌1000,自损800, 这个游戏的最终结果,一定是实力较弱的那一方,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别忘了,《倚天屠龙记》里九阳真经的口诀: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所以,硬钢会有代价,柔软比强硬更有力量。 你的收入柔软吗? 身边一个朋友申请房屋贷款,她和她的贷款经纪聊天,无意间提到了我。 她的经纪说,身边有个又做投资,又卖保险,可以贷款,还买卖房子的朋友,同时还写了一个财商公众号。 对哦,那个人就是我。 多伦多华人的专业圈子很小,默默耕耘,时间长了,其他人一定会对你有印象。 不过,这种看似跨行业的工作状态,其底层逻辑,也是为了抗风险,或者说增加收入的柔软度。 因为这些业务同时下滑的概率极小,而且有些业务之间还是负相关(此消彼长)。 比如基金投资和房产投资就是这样,因为家庭财富总要以某种方式储存,可以是基金,可能是房产,也可能是保险,或者是存款。 事实是,房价涨跌,往往不会影响到基金产品的价格,而保险类产品除了回报稳定,还是最好的反脆弱型投资。 还有一点,如果业务清淡,我就静下心来,看书,学习,写文章,想问题。 时间不会被浪费,积累也总能派上用场。 其实,时间和金钱,只是一种资源的两种表现形式。 所以,你几乎看不到,真正又有钱,又悠闲的人。 富人很多,他们都忙,穷人不少,他们都空。 我还发现,疫情之中,身边的许多小伙伴,也在自己主业旁边,生出了一些副业。 有的做团购,有的做海运,有的考保险牌照,有的帮人开发App,有的写生活类公众号, 我的理解是,这些可以增加个人收入韧性的付出,都是很有价值的。 做之前,要判断方向,权衡利弊,忠于兴趣,借力于优势; 做之中,既要抬头也要埋头,抬头看方向,不至于偏离航道; 埋头避闲语,因为有些不做实事的人,总以吐槽为乐,而他们的言语,在你弱小的时候,极具杀伤力。 一般来说,收入越多样,就会更柔软。 以家庭为单位,收入类型可以包括,工资收入,自雇收入,生意收入,租金收入,股息收入,利息收入,资本增值,以及各类福利收入等等。 你的财富柔软吗? 关注收入的韧性,可以让我们聚焦当下。如果收入刨除支出,还有节余,这就成为家庭长久财富的来源。 随时间沉淀,这些财富成为各类资产,然后产生被动收入。 据统计,2019年第4季度,加拿大家庭的总资产为14万亿,就是14后面跟着12个0。 其中,金融资产为7.5万亿,固定资产为6.5万亿。 金融资产主要包括人寿保险和养老金2.8万亿,共同基金1.5万亿,各类股票1.2万亿,以及存款1.6万亿。 固定资产主要是房产5.8万亿,和其他耐耗品0.7万亿。 相对来说,华人的投资偏好,比较明显,大部分的资产集中与房产和股票。 前一种偏好是因为过往成功经历,而后一种是因为急功近利,总希望更早致富。 而这两种偏好,都不是财富管理的最优策略,因为一种受制于过去,一种受制于幻想, 而忘了,财富积累的根本,是要着眼于未来,而未来又刚好是不确定的。 坚持长期主义是对抗不确定的好方法。 更有效的是,增加资产的柔软度。 同时拥有跨类别的资产,再进行合理的税务安排,就一定比单一的方案更柔软。 这样,家庭财富组合,才会像河岸柳树一样,即便遇到狂风骤雨,也只是柳条折腰, 风停了,一样还会变得坚挺,冒出新枝,长出嫩叶。 …

中美争锋时,请记住:有一种力量,叫柔软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