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ING

CERB

CERB 领完后, 你该怎么办?

加拿大华人共同关注的理财公众号 《小明财商》第83期 加拿大的紧急补助,CERB 据说还要延8周, 但如果领完后,还不能复工,你是不是就要吃老本了? 但如果继续发下去,是不是又会担心,作为中产的你,未来要被剪羊毛,填平发福利这个坑? 在这个尴尬的节点,有没有另一种选择? 今天,我请到《小明财商》的另一位同事,在尼亚加拉瀑布酒店,做饮食部总监的KIKI,来谈谈她的思考和选择。 以下转述原文: 《小明财商》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和大家聊聊,我就先从自己的故事开始。 我的故事 我叫Kiki, 女,2004年9月1日,和很多留学生一样,拖着两个行李箱,因为梦想来到加拿大。 一直是班里好学生的我,也为自己规划了路径,先完成大学本科,再考研究生,最后在一个世界500强的企业,好好工作。 一切都很顺利,2008年我获得荣誉心理学学位, 2011年拿到康奈尔大学国际酒店管理硕士学位, 同年,进入世界500强的费尔蒙酒店集团旗下酒店。 2014年进入中层领导班子,2017年被聘请到瀑布赌场酒店做饮食部总监。 一个“外国人”,能在主流的企业中“混到”这一步,似乎可以求安稳了。 这些年爬公司阶梯,我获得了很多管理经验,也学习了很多西方的工作方法, 但这几年,一直有些问题困扰着我,总结起来,有这样两个: 1) 职业天花板 开例会时,我身边坐的很多都是比我职位高的。 他们有几个共性: 男,50-60岁,母语为英语。 简单的说,我如果要想升职加薪,需要等我的领导退休或者主动离开,至少还要10年。 算一算成本,我的10年时间,也许能换回10-15%的加薪。 以每年2-3%的通货膨胀,这显然不是人往高处走,而是水涨船不高。 2) 税务问题 死了都要交,这就是加拿大的税。 很多人为了福利来到加拿大,而我正处于创造福利,但得不到补贴的尴尬中产阶层。 光个人所得税,我和我先生要交掉一个人收入的60%。 虽然我们一直努力打工,但这样下去退休金,也不够养老,还要依靠理财投资。 新的启示 因为职业关系,我的直观感受就是这次疫情,对收入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旅游服务行业。 瀑布地区受到的影响更严重,很多人被迫失业,而复工遥遥无期。 有些客人会问: “CERB发完,也许还有EI, 可是如果疫苗要18个月以后才能推广到全社会, 那么全家人的开销该怎么办?” 也许只有两个选择:坐以待毙和主动出击。 可怜的是,原来的“铁饭碗”,比如政府,银行,航空等行业也纷纷开始裁员, 可想而知,政府发完钱后,高额的负债,只能靠减少开支,和增加税收来填补。 相反的,极少数行业反而变得更忙碌。 帮人管理财富,就是这样一个行业。 因为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中产,更加关注财富健康,稳中求胜,往往比在风雨中飘摇,惶恐不安,更可靠。 为什么?因为“钱”是刚需。 这也是理财顾问对社会的责任。 说小一点,就是告诉大家, 你的应急款应该放哪里? 短、中、长期的财务目标如何达成? 怎么优化税务和债务,以及如何设置个人,企业的保障体系。 马云的选择 …

CERB 领完后, 你该怎么办? Read More »

peop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对不起,由于各种 Delay,你只赚到20倍

《小明财商》第82期 我的客人多是生意人,有的搞贸易,有的卖建材,有的盖房子。 他们中,很多人都有同一种认知,理财很虚,也不赚钱,实业更靠谱。 最近,和他们聊天,都是同一种反馈,生意不好做,因为疫情导致需求下降,经济短期内,会很难。 嗯,同一个地球,同一种感慨,钱不好赚,但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两个多月,美股像脱缰野牛,一路狂奔。 操作不到位 获利20倍 3月23日,SP 500 收盘2237.4;6月10日,SP 500 收盘3190.14,两个半月,指数回报 42.58%。 如果是神操作,当然不用说,但是只赚取其中的10%,并非难事。 这样一来,20倍的回报也就赚到了。 用数字说话,会更令人信服,这里有两个案例: 案例一 入市时间4月23日,入市贷款金额$100,000, 到6月9日,持有时间为48天,增长$8726.03 以年利率3.2%计算,总利息成本$420.82, 账面回报率为, $8726.03/$420.82=2,073.58% (20 倍) 案例二 入市时间4月3日,入市贷款金额$99,000, 到6月9日,持有时间为65天,增长$10267.06 以年利率3.2%计算,总利息成本$564.16, 账面回报率为, $10267.06/$564.16=1,819.88% (18倍) 由于贷款投资支付的利息,可以100%的税务抵扣,实际利息成本,要比纸面上的平均低30%(按投资者的边际税率计算)。 很多人会想,一两个月的时间,赚个万八千确实不稀奇,但这种操作的关键在于, 只用一个月$200多的利息,创造一笔可观的投资回报,投资门槛相当低,还不用消耗体力, 尤其是针对正在经历疫情的中产华人家庭。 其实,这样的赚钱案例还有很多,只是赚个十倍八倍的,也不好意思呈现给大家。 当然,由于高杠杆的使用,增大了投资风险,风险承受力和风险管理意识, 在这样的投资决策中相当重要,请不要无脑模仿。 这个时间节点,适当套利,等待时机也是合适的操作。(当然,我不并鼓励短线投机) 财富的积累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以为,能赚到钱只是运气好,而我并不完全认同。 能赚钱的人,买房也赚,买股票也赚,买基金还赚。 会亏钱的人,买房也亏,买股票也亏,买基金还亏。 赚钱的人,脑中一定会有一些公式或者模型,不被亏钱的人掌握。 对于财富积累,可以用这个: FV = Function (PMT,PV,T,R) 以前也聊过,他们分别是 PMT = 储蓄和消费习惯, 有了节余和定期投入,才能有积累。 PV = 原始资本的数额,如果没资本,用杠杆,借资源也是一种可行方案。 T = …

对不起,由于各种 Delay,你只赚到20倍 Read More »

credit card, master card, visa card

为什么信用分数,不是越高越好?

《小明财商》第80期 16年前,刚下飞机的第二天,被一个学长带去了,一家多伦多的TD银行, 开了支票账户,还押了$500块,申请了一张名叫TD Green的学生信用卡。 那天起, 我就成了一个有信用记录的人,钱包里也多了一张身份证, 这些年, 签iphone,先用着,0利息,分期支付; 买宝马,先开走,3个月后,开始付款; 购房产,仅付5%,分摊30年,慢慢还清; 不掏钱,买东西,这就是信用的威力。 16年后,变化很大,而那张信用卡,被我一直保存。 上次,看朋友圈,好友晒出850的信用分,我说,信用分并不是越高越好, 今天,请到《小明财商》团队里的,曾经TD银行的顾问,Roger 和 Shelley,来聊一聊信用报告这件事。 以下转述原文: 多少分是好信用? 加拿大的信用记录,和国内这几年兴起的征信记录相似,是每个人的一份无形资产,有点类似于,金融机构眼里,你的个人品牌。 即使夫妻之间,个人信用记录也是独立的,不是共同财产。 偶尔听人说: “我不喜欢申请太多信用卡,因为会影响我的信用分数”; “银行经常主动向我提供新的信用卡,我都拒绝了”; “最好把大部分的信用卡都取消掉,只保留一两张信用卡”等等。 但等一下,我想问的是:你清楚信用记录是由哪些因素架构而成的么? 加拿大的信用记录一般由两家信用评分机构评出,一间是Equifax,另一间是TransUnion。 最高的信用分是900,最低的信用分为300,一般银行可以接受的信用分数在650分左右。 根据 Equifax 统计的加拿大人的信用分数,整体信用分布如下图,660分以上都是好的分数。  一份完整的信用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姓名、生日、工卡号、地址信息、工作信息 跳票记录、任何欺诈的记录、破产或法院判决记录、过去的欠债记录、过去三年信用报告调取记录 信用卡和各类贷款信息,包括开户时间、欠款余额、是否按时还款、有没有超额度记录等 电话和网络账单付款记录 信用分数如何算? 还款历史记录占35%,新申请要求占10%, 信用额使用度占30%, 信用记录时间占15%,现有信用种类占10%.  信用分数是浮动的,由以上五个组成部分综合统计得出。 一份优质的信用记录究竟对于个人及家庭财务规划有着怎样的价值呢? 首先,信用报告是各类贷款审批必须的参照物, 比如车贷,房屋贷款,个人信贷,投资贷款和信用卡申请等。 另外,很多时候,雇主、房东或保险公司在提供 Offer 之前,也会参考信用报告。 信用报告上的负面信息一般至少存在6年时间。 好信用,如何帮你省钱? 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帮大家节省利息,得到意外惊喜。 银行自动预批的信用额度增长,就是给你的福利。同时,银行的同一类信用产品,如信用线 Line of Credit,和某些信用卡,会根据客人不同的信用状况,给出不同的利率。 有些朋友还会收到,Welcome Bonus,免年费,送积分等等,还有比房贷利息还要低的 …

为什么信用分数,不是越高越好?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