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ING

idea, teamwork, thinking

热情:一份表面平静,内心却无比澎湃的坚持——遇见巴菲特(上)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明财商》。我是主讲人小明。这是《小明财商》陪伴你的第三十八期。 周日刚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会回来,这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见闻和感受。 很明显,我既不是记者也不是翻译,所以很多能在网上轻易找到的内容,我就不赘述。 我只想讲讲这次奥马哈,2019伯克希尔年会之旅给我的、真正触达心灵的四个感受。 社会价值:衡量成功的一个公式 在探访巴菲特的居所之前,心里一直有个猜想,巴菲特本尊一定不会再住在这个1958年花 $31,000 买来的房子里。 虽说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但居住环境顶多是个中产阶级水平,这间市值为 $887,000 的房子已经远远配不上世界首富的称号。 事实上,上图这个在街角,目测土地面积在120英尺x100英尺, 土灰色的两层楼就是巴菲特一直居住61年的地方。 即使把这样的房子搬到多伦多的富人区,价格也就在 $4,000,000 上下,豪华程度也许远不如一个中国三四线小城市富二代的居所。 如此,我就创造了这样的一个社会价值公式: 如果用巴老的净资产和自住房来套这个公式,结果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巴老住所的价值还不到自己净资产的 0.000001。 再反观社会上的各种炫富和浮夸,才知道钱可以让你有身价,但并不能让你变得深刻,也无法使你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接受 Omaha 当地电视台专访 当然,这次是带着《小明财商》招牌去的。 心灵被震撼的三个火枪手 极简生活:$45 美元一份的牛排套餐 除了看房子, 我们三人组最关心的话题就是该吃点什么?  于是沿着巴菲特的日常生活轨迹, 来到了巴菲特最爱的牛排馆。  这个招牌有些老旧的餐馆就是巴菲特经常来吃饭的地方。 巴菲特常点的就是这种和脸差不多大小的 T-Bone 牛排餐,再搭配一杯樱桃味的冰镇可口可乐。 服务员介绍,巴菲特有自己吃饭的小隔间,通常一行三人, 包括他的会计和保镖,周一中午一般是他的用餐时间。 很遗憾,我并没有吃完这种和脸大小相似,大约一英寸厚的牛排。 想想巴菲特的食欲,投资者们还不用太担心接班问题。 至于牛排的味道,我得到的答案是 :“一般般。” 当然,这个纸壳巴菲特也不忘为自己投资的可口可乐公司站台。 我们坐的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小隔间。 圈子——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想象一下,买公寓,送别墅是什么感觉,这就是我参加年会感受到的。 除了意料之中的巴菲特和芒格,我们还意外地遇到了比尔盖茨和苹果的CEO蒂姆·库克(Tim Cook)。 换句话说,我看到了至少身价 $2,000 亿美金的小团体,离我的距离不到20米, 又或者是无限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个富可敌国的小圈子里,我不确定是圈子成就了财富,还是财富创造了圈子。 我相信圈子和财富是相辅相成的,但圈子只能是你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因为圈子本身不能使你成功。 热情: …

热情:一份表面平静,内心却无比澎湃的坚持——遇见巴菲特(上) Read More »

man, rich, treasure

信任,如果你拥有,请妥善保管!— 怎么识别大忽悠 (下)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明财商》。我是主讲人小明。这是《小明财商》陪伴你的第三十六期。 今天来拆解投资理财界忽悠的最高形式:直接骗你没商量! 任何专业行业,都有相当多的不对称信息。 在加拿大, 无论你从事哪个专业领域,一定会有必考科目叫做《职业道德》。 每个从业者,从医生、律师、到会计、分析师、再到保险经纪、地产经纪、贷款经纪等, 都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为客人负责,不用专业知识不正当牟利。 然而,现实却往往并非如此,还是从我身边客人的真实经历讲起: 1 大约5年前,我还在TD分行做理财经理,一位Z先生找我开账户。 这个Z先生,来自广州,戴着眼睛,头发不多,人有些偏瘦,看起来身体不是很好。 他说自己长期焦虑,吃饭和睡眠都有问题。 很多年前的一个投资决定让他如鲠在喉,始终无法解脱。 原来,他有一笔准备在多伦多买房的 $70,000 存款, 经朋友介绍,找了一个投资顾问帮忙打理。 起初投资赚钱了,于是在那个理财顾问的鼓动下,他向银行借款 $200,000,  然后,连同原来的本金一起投入了和石油相关的行业基金。 好多年过去了,原来的 $270,000 投资剩下不到 $100,000,  想要继续持有,每个月还要支付 $800 多的利息, 割肉吧,不但原来的 $70,000 本金拿不回来,还欠银行 $100,000 多, 就为这件事,搞得自己精神恍惚,起初还希望通过行业监管部门解决问题,最后也不了了之。 上次我和这位Z先生聊天时,他说当时房子没买成,后来多伦多的房价一路上涨, 一家5口人,一直挤在分行附近一间租来的公寓里。 而那笔投资,只能继续支付利息,希望有一天能回本。 2 另一件事发生在去年,我去朋友家搬东西,无意间朋友H女士提起最近投资的事。 她说,他老公正在筹钱投一种叫做股东优选分红股的东西, 这个投资由大型的保险公司发售,风险很低,数量相当少, 对客人有很高的资质要求,并且保证每年30%以上的分红。 我心想,在理财投资行业工作10来年,从来没听过有这样的投资, 即使巴菲特这种传奇式的投资大佬,也只做到了平均每年20%的年化复利增长, 而这还是长期的平均回报,并无法保证。 这么特别的投资,激起了我求知的欲望,希望一睹真容, 没过多久,男主人从一个文件袋里翻出了一叠文件,指着打印出来的报告给我看。 其中有一列叫做 “Guaranteed Cash Value” (保证现金值), 然后用第一年的 “Guaranteed Cash Value”  …

信任,如果你拥有,请妥善保管!— 怎么识别大忽悠 (下) Read More »

frankfurt, main, skyline

坐拥6套房产,但差点破产,地产经纪该如何理财?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明财商》。我是主讲人小明。这是《小明财商》陪伴你的第三十七期。 这期我们来聊一个一直在我心头萦绕的话题:地产经纪该如何理财? 一些朋友知道,除了理财投资,写公众号,做保险规划,讲课培训以外, 我还是一名大多地区的职业地产经纪。 虽然不是大牌,但金融分析师的背景,以及跨行业的投资经验,也让我有了一些不同的视角。 还是从一个真实的案例说起: 2017年底,我带客人看房,那正是 《安省4.20公平住房法案》颁布半年多的时候。 由于海外买家税、银行贷款等一系列政策的调整,大多地区2017年头如火如荼的房市迅速降温。 从一个房子有十几个竞价,最后以高出报价十几甚至几十万,无条件成交; 到买家可以在多个房子中精挑细选,压低价格,并在合同上列出若干保护性条款,只过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一个标价百来万的独立屋,前后半年掉价接近30%。在很多华人热炒的区域,价格下跌更是严重。 根据多伦多地产局(TREB)的数据,在华人极度追捧的区域万锦市Markham, 独立屋均价从$1,750,000左右跌至$1,250,000左右,暴跌$500,000,平均成交天数从不到10天飙涨至超过30天。 在这种狂热骤冷的情况下,很多在高位入市的买家, 首付几乎全部被下跌的房价吃掉,原来30%左右的净值分文不剩。 如果买家拍拍屁股,把房屋钥匙交给银行,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或许重现。 那么一直在市场里打转,对房价涨跌了如指掌的地产经纪情况如何呢? 实际上,大部分的地产经纪是没办法在最高点卖出自己的投资房,然后再在低点吸入的, 因为房产类投资有着天然的不流动性(无法在短时间内变现)。 在帮客人搜索房源时,我发现一名R经纪,在Richmond Hill 和 Markham 区域 持有6套房产,同一时间挂牌出售, 那正是2017年的12月。 市场整体下跌时,地产经纪会面临怎样的问题呢? 房产价值严重缩水,资产净值接近负数。 佣金收入相应下降,因为佣金通常按照房价的固定百分比计算。 每笔交易的时间延长, 现金入账速度减缓。 客人购买热情下降,服务成本增高,新进入市场的经纪进一步竞争,使得佣金下降。 多套投资房同时面临巨大的固定开销,如房贷,地税,空置率,甚至是高利贷,入不敷出,负现金流增高。 简单说,资产缩水,收入减少,支出猛增,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破产清盘。 那么,为什么地产经纪们都很难通过自己的专业来避免市场颓废带来的威胁呢? 因为整天奔波忙碌的地产经纪们,就好像水中游水的鸭子, 表面看似平静,但脚在水下不停地扑腾,生怕脚一停,沉入水底。 虽然可以感受到水温的冷暖变化, 但无法预测水温什么时候,往哪个方向,以什么幅度变化。 因为房市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有很多的自变量存在。 这就好像把一个石子投入水中,可以看到不断往周围扩散的涟漪, 咋一看,涟漪有着可以预测的运动轨迹,但如果其他人也往水里丢石头,整个轨迹就杂乱了,变得不可测。 更何况,很多时候,一把石子同时落水。 这样一来,地产经纪们即使靠碰运气,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也很难在交易中迅速套利或者避险。 我虽然没有进一步追踪那个R经纪的房产交易情况, 但根据市场的数据, 即使R经纪一直持有自己那6套房子,从2017年底到2019年4月, 房产的整体价格几乎与2017年底持平,还呈下降趋势。 扣除各类开支,很难想象,R经纪这一年半的时间是怎样挺过来的, 或许房子卖了,亏了些钱,换来不少经验; 或许还在咬牙坚持等待有朝一日,房市回暖。 对于未来,我往往不做预测,并不是因为没有观点, 而是因为不论我的预测如何,都不会影响真实的市场走向。 那么地产经纪应该如何理财呢? …

坐拥6套房产,但差点破产,地产经纪该如何理财?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