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ING

children, win, success

在加拿大,你被“金融服务费”了吗?——怎么识别理财界的大忽悠? (中)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明财商》。我是主讲人小明。这是《小明财商》陪伴你的第三十五期。 这几天,一则奔驰车主维权的报道上了央视新闻。 原来,直到女车主坐上奔驰车前盖时,才知道自己被 “金融服务费” 了。 今天接着上期的话题,谈谈加拿大理财投资界常用的忽悠手法:隐藏费用和艺低人胆大。 3. 隐藏费用 Hidden Fees 一个老客人找我聊天,说他平时好奇心比较强,到处去听免费的理财投资讲座,希望获取更多资讯。 于是,好不容易,将未到期的投资从一家理财公司,转到另一家。 最后发现投资要被锁定7年,如果提前赎回本金将会面临阶梯式罚款。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客人的钱正是从一个理财公司,交完罚款,才转过去的。 形象地说,刚把左脚从泥巴里拔出来,右脚再次捅入泥潭,一个大写的囧。 其实,在加拿大投资理财行业中,这种7年内提前赎回本金将要面临罚款的支付结构是很普遍的。 英文叫做Deferred Sales Charge, 简称 DSC。也就是,客人在7年内取出每年限额以外的投资,将会面临罚款。 罚款的比例一般逐年下降,如下图。 那问题是,为什么很多客人在购买基金产品的时候对这种罚款结构一无所知呢? 实际情况是,当理财顾问选用这种收费结构时,他/她往往会得到一次性支付的高额佣金。 即使客人中途转走资金,受损失的也只是客人。 而且,一旦锁定就是7年,用李笑来的话 :”对于关注成长的人,7年可就是一辈子。”  那为什么理财顾问很少跟客人提起这种收费结构呢? 因为客人并不傻,如果老老实实地跟客人解释,管理的资金将会流失。  而不说,客人就不会知道。 如此,这种没有明说的收费结构便成为了顾问、客人信任关系的试金石。 当然,除了这种收费结构以外,还有 Front-end Load (FEL), Back-end Load (BEL),  Commission Charge Back (CCB),  No Load  (NL), Low Load (LL) 等多种收费方式。 至于哪种收费结构更合适,还是因具体投资需求而定, 但我认为DSC这种有可能损害客人利益的收费结构应该被行业淘汰,这也是目前的一种趋势。 然而,收费方式只是理财行业众多不对称信息的冰山一角。 所以,比投资理财产品更重要的是投资顾问的本心, 因为很多时候,客人和顾问的利益是相矛盾的, 如何做出取舍体现了顾问的职业道德水平。 假如你把钱交给了理财公司,退出时却要被罚款,那么你多半是被DSC了。 4. 艺低人胆大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但在理财投资领域往往是艺低人胆大。 见得少了,经历不够,才更容易引发幻想。 张嘴胡说就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老王,这个投资很不错,过去五年平均每年回报都在15%以上,以后一年涨15%,可以再借点钱往里投。” 以上这种说法就很不靠谱。 过去在银行投资部门工作时,每一次给客人推荐基金类产品, 我都要不厌其烦地跟客人重复 “过去的投资回报并不代表未来的投资回报。” 专业说法是过往投资回报和未来投资回报没有相关性。 也就是说,这一年投资的涨跌幅度,和上一年的涨跌幅度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就好像,每一次投掷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都是50%, 和前几次出现的结果无关。 但这种短期投资结果的不确定性,却是可以通过长时间持有来降低的。 根据1950-2014年,Morningstar 对加拿大 S&P/TSX …

在加拿大,你被“金融服务费”了吗?——怎么识别理财界的大忽悠? (中) Read More »

city, window, architecture

怎么识别投资理财界的大忽悠?(上)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明财商》。我是主讲人小明。这是《小明财商》陪伴你的第三十四期。 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联系我,诉苦说,他们是怎样被忽悠,导致投资损失,也希望我给他们出主意。 今天,我谈一个相当重要, 但很少有人提及的问题:如何识别理财界的大忽悠? 理财顾问给出投资建议和医生给出医疗方案很相似, 一个是解决钱的问题,一个是解决身体的问题。 最可怕的莫过于,病人盲目地相信衣着光鲜、口若悬河的江湖郎中, 不但没有解决身体的问题,反而把身体解决了,伤财、伤身、甚至要命。 我有六个锦囊,今天先讲两个: 1. 过高期许 Overpromise 在金融资产定价中,唯一一个公认的无风险资产是以美国国家信用为支撑的短期国债,Treasury Bills。 其他所有的资产都要在这个基础上添加各种风险, 比如通货风险,时间风险,政治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兑现风险、市场风险等等。 如此一来,即使是很多国家的债券都是有风险的资产。  要知道,国家债券风险相当低的原因是它们往往有独立印钞票的能力。 2009 年金融风暴过后,欧盟的一些国家包括传统发达国家 PIGS,  即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都陷入了更深的经济危机, 面临国家债务违约的风险,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已经并入欧盟,失去了自己说了算的印钞和发国债权利。 反观活跃在朋友圈中的各类理财顾问,经常会给客人承诺各种保证的回报(Guaranteed Return)。 在加拿大,除了加拿大国债以外,真正能做到保证回报的资产只有两类, 一类是定期存款 GIC(Guaranteed Investment Certificate), 另一种是保险公司提供的,写在合同上的最低回报、到期保障,或者重疾和身故赔偿金。 有些私募基金也会提供一个预期定额回报,比如12%一年的私贷利息,这些回报严格上不是保证的,  而是在抵押资产不被清盘,债务人能正常还贷的情况下预期的回报。 这样的私贷虽然通常有房产作抵押,但它至少是 “第三者”, 因为在破产清算的时候,欠政府的税、原有的银行贷款都是排在私贷投资者前面的债权人。 很多时候,在去除各种法律费用,经纪买卖佣金之后, 投资人不光拿不到承诺的利息,就连本金也可能亏掉。 私募投资的项目很多,有商业地产,有海滨度假村,还有酒店翻修等等, 它们特异性很强,名字很炫目,宣传狠下功夫, 但资本募集比较困难,需要承诺较高的回报来吸引资金, 这些大多只是预期回报,很多缺少参照物和历史记录。 安省对私募基金的监管也十分有限,所以对投资者资格提出要求(Accredited Investor)。 比如,加拿大很多的私募基金都要求客人是机构投资者, 或者金融投资净值产超过$1,000,000, 或者家庭年薪最近两年超过$300,000, 或者资产净值超过$5,000,000 等等 据我所知,大部分的投资者是达不到这几个要求的。 所以,一旦投资产生意外亏损,投资人很难承受,甚至钱会打水漂。 当你的顾问提到保证本金和保障回报时,除非白纸黑字, 写在纸上,然后签字画押,否则一定要多个心眼,仔细阅读小体字。 没有把握时,可以咨询第三方的独立建议,很多私募基金是不能提前赎回的。 2. …

怎么识别投资理财界的大忽悠?(上) Read More »

实操案例:你的心态才是害死投资的罪魁祸首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明财商》。我是主讲人小明。这是《小明财商》陪伴你的第三十三期。 我见过的投资失败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败给了自己的心态。这里我总结三种: 第一种死法:急功近利 炒股、炒房、炒币的人,最后大多数把自己弄得死因不详,就因为这四个字:急功近利。 前些天在一个群里问同学们,说想开一门《我的钱,我做主》——给成年人的理财通识课,各位有什么期待? 一个群友告诉我,他希望学习如何玩杠杆,在短时间内将 $500,000 变成 $1,000,000。 这个想法能不能实现呢? 能,这是两张我过往的交易记录。 虽然这样的交易经常有,但想抓住它们还是要有很多先决条件的。 简单的说,机会可遇不可求,最主要是很难成功复制。 常常这样轻易获利,你的心性会被腐蚀, 如果不当使用杠杆,更会加速出局,导致一败涂地, 败,是败给了自己的贪婪。 第二种死法: 过度交易Hold不住 当然,即使有些时候告诉你有机会,你也可能不会留意, 就算买了也常常Hold不住,因为心随价格飘,没有明确的价格目标。 这是我们群去年11月初的关于石油价格的讨论截屏, 不知当时有几人购买,不过我买了,至今还持有。 这是最新的价格: 第三种死法:盲目跟风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中国比特币第一人李笑来。 我上过他的课,看过他写的书。 他的一些关于投资的原则,我还是比较喜欢的, 比如,他说过最好的投资是投给自己的大脑。这个原则我一直在坚持。 而我最早接触比特币,是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咨询建议。 他说他的朋友要开一个账户,买一种稳赚不赔,每个月涨30%的投资。 我一听,不假思索地说,那一定是骗人的,如果真有这种投资,也轮不到你的朋友去买。 后来,我也买了比特币,入场时价格USD$4,000一枚。 出场时,大概USD$17,000一枚,但老实讲,并没有赚很多钱。 只是家里多了几本讲比特币的书。 现在回过神来,其实,老巴他们是对的,比特币是没有投资价值的。你是兔子,乌龟还是蛇?用巴菲特的经典案例为你解读。 现在比特币的价格是USD$4,131。 这只是一阵风吹过,以后还一定会有各种风, 也一定会有随风飘落的片片树叶,这就是常态。 所以说,投资大幅亏损时, 一部分是因为投资载体本身, 更多的是自己的心魔在作祟, 对于只想短线操盘套利,不劳而获的人来说, 贪婪、恐惧、过度自信、损失厌恶、锚定效应、 禀赋效应、赌徒谬误等都是投资失败的诱因。 其实,很多投资者缺少基本概念 金融投资中有一个基础的,市场有效性假说, 由经济学家尤金法马 Eugene Fama 在1970年提出, 要知道,当时的计算机和信息科技远没有现在发达, 基本解释就是,股价能相当迅速的反应市场上现有的, 几乎所有的信息,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 长时间打败市场指数是相当困难的, 这也是为何绝大多数专业的基金管理者, …

实操案例:你的心态才是害死投资的罪魁祸首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