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文章

city, street, architecture
XIAOMING

高房价只是一种政策选择

《小明财商》第114期 一个好问题,一个好答案,哪个更有价值?很多时候,我们都急于给出答案,而忘了,好问题的意义。 现在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大选后,政策变了,房价不会跌吗?当然,可以加上一个限定条件,具体讨论大多伦多区域的房价。 政策是否会影响房价? 我们先来回顾一段历史:2017年5月份,以多伦多地产局MLS的数据,大多区域整体二手房交易的价格,平均为$824,600 Composite (红线)。经过一年多的平稳下跌,在2019年1月份,平均交易价格跌到$769,900; 下跌幅度为6.63%;下跌幅度更大的是独立家庭住宅Single Family (浅蓝线),从均价$988,400跌到$869,900, 下跌幅度为11.99%, 一般的规律是价格越高的住宅跌幅越大。也可以看出,Townhouse (棕色线)的跌幅小很多,而 Apartment (深蓝线)在同一段时间反而略涨。 看完这张图和我的解释,不知道,你会得到怎样的结论,不过我们可以进一步问问题,是怎样一种力量几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让炙热的多伦多房市,从一房难抢,到甲方乙方瞬间对调? 在我能找到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名为Ontario’s Fair Housing Plan的条款颁布,具体的实行时间是2017年的4月20日,所以也叫做420条款。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在金马蹄地区实行15%的海外买家税Non-Resident Speculation Tax (NRST)来给房市降温。 吊诡的是,伴着当时高房价发出的一些声音,比如建房土地有限,建房成本高涨,人口不断涌入,购房需求大增等等,瞬间安静了许多。很明显,这些关于基本面的因素,并没有在一夜之间发生改变,而房价却跌了。 如果放大房价走势图,可以看出2018年1月,多伦多房产交易的平均价格甚至低于2019年1月。还有一点值得注意,2020年3月到2020年6月间,多伦多的整体房价也略有下滑,大概是被疫情给吓的。

阅读全文 >
businessman, man, success
XIAOMING

美股是不是要开始崩了?

《小明财商》第113期 两天前,一个大学时代结识的好友,突然短信发问:“美股是不是要开始崩了?” 遇到这样的提问,我先是一惊,这么重大的预测到底原因何在?刚好很多客人近期也有同样的担心,美股价格一直在涨,已经处于历史高位,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垮了。 我认为预测股市的短期波动是一件超出我能力范围的事情,但对于这样的疑问,可以有一些理性的思考,这是今天探讨的重点。 定义美股 对于美股股指的涨跌,最常见的参考指数是S&P500,也就是标普500指数,其中包含了500家美国最大上市公司,以市值作为权重,市值越大的公司对股指的影响越大。 准确的说,S&P500包括505只上市公司的股票,权重最高的股票为苹果,占指数的6.16%,而最小权重的股票为 News Corporation Class B 占比为0.0071%,换句话说,公司越大,市值越高,股价波动时,对股指的影响就越大。 以下列出的分别是指数中,前10大股票和末尾10大股票,这前10大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于大多数家庭还是很熟悉的。前10股票的总和占指数权重为27.71%,而最后10大公司的影响为0.13%,有一种幂律分布或者赢家通吃的感觉。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股指中排得上号的公司,比如苹果、微软、亚马逊、脸书、谷歌、特斯拉、英伟达、Visa、MasterCard、辉瑞、莫得那等等,虽说总部都设在美国,而赚的却是全世界的钱。 在很多行业,这些公司几乎处于垄断地位,他们的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全面领先于行业竞争者。比如辉瑞和莫得那这两家药企,在面对COVID-19这场灾难时,先后开发出了MRNA疫苗,对于战胜疫情功不可没。 定义崩盘 了解了股指的含义及其成分,下一步是定义崩盘这个概念,对于这个概念往往没有统一标准。 用2020 the Big Picture上的定义,每当加拿大股指跌幅超过20%,就是熊市,自1930年起,包括2020年的大跌,一共经历了11次。最大跌幅为2000年科技泡沫中的43%和2008年次贷危机中的43% 如果看美股的历次“崩盘”, 其中包括了1930年代的大萧条,最大跌幅为86%;70年代的尼克松OPEC石油危机,最大跌幅为48%;80年末的黑色星期一最大跌幅29%;2000年的DotCom, 最大跌幅为49%;2007年次贷危机, 跌幅为57%;以及2020年COVID-19带来的打击,最大跌幅为34%。

阅读全文 >
poverty, black and white, emotion
XIAOMING

后疫情时代,钱该往哪里投?

《小明财商》第112期 去年三月到今年三月,闭眼投资就可以赚钱。不论是股票,基金还是房产,回报都会相当可观,当然,这都是事后的视角。 投资是有基本规律的,其中之一就是,投资永远要着眼于未来价值,到了今天,如果你还做闭眼投资客,我相信是会吃亏的,通胀和利率会怎样影响投资?未来的市场会怎样?我们中产该如何配置自己的资产?这些都需要得到解答。 噪音太多而判断力太少 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手机上闪出一条推文:道琼斯指数大跌300点!或者是,加拿大失业率陡升至8.2%!又或者是,通货膨胀率上升达到5%! ImageImage虽然感觉被打扰,但又无法忽略,然后登录网银账户,看看手中股票和基金,如果波动过大,考虑出手,如果较为平稳,继续观察。投资者经常会以购买的价格作为参照物,而且大多是厌恶损失的。 很多投资者每天都会对信息作出反应,或剧烈或轻微,而更耐心的一批,一个星期查看一次账户,难免总有需要做点什么的冲动。 在做决定之前,如果跳出一个小人,问这样的几个问题,你就会平静些: 你决定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你的决定是情绪触发还是逻辑推导? 你的思考框架是基于多长的时间段? 我相信能有这样的一种自我觉知,你的投资水平至少达到平均水平。据我观察,除了这些以外,专业的投资管理者还会有一些底层的思考逻辑,换句话说,一般投资者和专业人士的思考框架是不同的,这也是建立判断力的基础。 用查理·芒格的理解叫多元思考模型。长期来看,这种判断力的差异就导致了投资结果的迥异。举几个例子,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会把股市投资里的几条准则归纳为: 安全边际; 市场先生; 长期投资; 在这样的思考框架之下,就会诞生出价值投资,1. 追求低的价格,以P/E,P/B,P/S (股票性价比的指标)等等为衡量标准;2. 厌恶长期,不可逆的损失,所以选择的公司要有竞争力,或者有明显的护城河,不追求时髦的投资;3. 短期的市场波动,只要不对公司的价值造成大的损失,便不妨碍长期持有。(比如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这样的股票30多年。) 当然,世界级的投资大家也是分流派的,相比价值投资者,还有一类是以雷·达里奥为代表的全球宏观经济型投资人。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大趋势。比如国家的债务周期,央行的利率政策,通货膨胀的数据,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收益率曲线形状以及信贷活的繁荣与否。在2008年金融市场饱受次贷风波的洗礼时,雷·达里奥团队管理的桥水基金却给投资人赚了一大笔。很遗憾的是,一般投资者是不能直接投资桥水基金的。 价值投资也好,全球宏观投资也好,凯瑟琳·伍德关注未来的 Ark ETF

阅读全文 >
smartphone, hand, gears
XIAOMING

劝你远离酸柠檬

《小明财商》第111期 柠檬吃过吧?挺酸的。想当年曹操如果不是望梅止渴,而是望个酸柠檬估计也能度过难关。那种酸爽加上多汁,效果只会更胜一筹。嗯,你已经开始咽口水了。今天我要告诉你,酸柠檬有毒,请你仔细鉴别而且尽量离得远一些。至于为什么?还是从一段二手车的故事讲起。 酸柠檬的来历 二手车行业一直是一个水很深的产业,这个行业的特点就是品牌和行业的声誉总体不佳,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四个字:坑坑坑坑。在美国二手车的销售员在大众心里经常是可信度排名最低的职业(仅仅比政客好一点)。 诺贝尔获奖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通过对二手车市场的调查,在1970年提出了一个“柠檬市场”的概念。所谓柠檬市场就是卖假货的市场,像柠檬那样看上去很鲜亮,只是吃起来酸涩无比,难以下咽。如此,英语中就有一种表达方式:Don’t stuck with a lemon. Lemon,酸柠檬,也经常用来比喻品质低劣的商品或者服务。 在这样的市场中,买卖双方的信息极端不对称,最终导致不讲诚信的商家反而能获利丰厚,劣币驱逐良币。在二手车市场中存在很多阴暗的角落,市场的参与者心知肚明,他们包括修车行、估价师、保险索赔、销售商等等。整个行业呈现一种多输,而不是多赢的格局。如果这样的市场不被干预,最后导致质量最差的车占据二手市场。 卖车的人觉得车卖亏了,买车的人觉得车买贵了,中间商利用信息不对称,以及各种手段赚取多少有点黑心的钱。虽然乔治.阿克洛夫描述的是1970年美国的二手车市场,即便在50年后的今天,二手车商通吃买卖家也还是一种商业模式。 酸柠檬遍地 信息不对称存在于每一个行业,如此导致了消费者需要像避地雷般慎重,多数时候踩踩雷会有益于身心,也会是最常见的长进方式。所谓的,不会杀死你的会让你变得更强壮。刚巧,我置身于几个行业,也和客人有着接触密切,可以分享一些客人踩雷的那些事。 频繁交易 一个朋友问我,她的房子该不该卖?因为几年前她从开发商那边买的楼花,已经盖好入住了,贷款刚弄好,可以出租或者卖出。 我问,那如果房子卖出了,你打算干什么?“打算再去买个房投资。” 于是,我的建议是不用卖,安安稳稳持有,找个好租客就好。 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见到那个朋友,她说她的另外一个地产经纪朋友劝她卖掉房子,然后再去买一个。后来我的朋友耳根软,就顺着操作一番。 将新房挂牌上市,卖掉变现,支付贷款罚金,支付增值税,然后将Townhouse换成一个小Condo,然后重新办贷款,重新招租,继续持有。 最后抱怨说,早知道就不卖 Townhouse,因为最近Townhouse价格一路飙涨,而买的 Condo 涨幅低很多,再加上额外产生的各种税费 (地产经纪费、贷款经纪费、房产转让税、律师费、增值税等等),前后一顿骚炒作,白搭精力,最后算下来亏了20多万。

阅读全文 >
office, business, accountant
XIAOMING

加拿大全民养老?你可能被骗了。

《小明财商》第110期 当你开始了解事情真相的时候,你会感到通透,而当你进一步深探的时候,又会不安,因为本质和表象可能大相径庭。加拿大表面上的高福利是收取高税费后的重新分配,这点刚刚报完税的家庭一定感悟很深。 于是,不免想问一个问题,20年,30年或者40年后,等我们退休时,加拿大现有的公共养老制度还靠得住吗? 我的答案是:靠不住。 先来了解一段加拿大养老金制度的历史。现在大家熟知的老年人金 Old Age Secuirty (OAS)是在1952年推出的一项针对加拿大公民的全民养老金计划。对于符合条件的公民,当年每月最多可领取$40, 每年最多$480。对于年龄的要求是70岁或以上,并在加拿大居至少20年。 这项政策推行的缘由是退休后,很多人的生活质量随工资减少而大幅下降。1966年,加拿大养老金 Canada Pension Plan (CPP)开始推行,接下来,在1967年最低收入保障 Guaranteed Income Supplement (GIS)开始实行,进一步改善老年人贫穷这个现象。由此,加拿大现有的公共养老金体系形成,到现在已经执行54年,这就是 CPP + OAS + GIS 三合一的公共养老金制度。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