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完舍温·B·努兰的畅销书,中文译名为《死亡的脸》,英文名更加直白“How We Die”。作者以一个主刀医生的视角,讲述了身边人如何走到人生终点的故事,我认为这是一本有温度、有洞见,还有人文情怀的医学科普书。如果身边有人离世,推荐找来看一看,相信会带来宽慰。
从物种的角度来看,死亡是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推进群体的发展。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人无法战胜死亡,医生们打的是一场必定会失败的仗。
人们的死亡原因很多,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年纪太大了,身体的重要器官或组织,比如心脏、大脑、肺、肝、肾以及血管等等,老化发生病变导致的。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们通常死于癌症、心脏病、阿兹海默症、肺炎、大血管破裂等等。
最近接触到的是我奶奶突然离世的消息。根据一位亲戚的描述:“奶奶早上起床抱怨身体不舒服,睡得不好,前几分钟还在讨论早餐吃什么,然后口吐鲜血,头一歪,人就不行了。” 我爸抽泣着跟我通话说:“接到通知时就知道问题严重,可是路上有点堵,等到了,奶奶就不在了,再等到救护车到达瞳孔已经放大,没有送医院的必要了。”
生命易逝,但逝者留下很多。奶奶生了5个孩子,4个女儿,1个儿子,我爸是独儿子,我是独孙子。我还有两个表哥,两个表弟,一个表妹。这些年,孙辈们也大多组建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们。可以说,我们这个衍生出来的二十几口人的大家庭就是奶奶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然奶奶并不知道我从事哪个行业,而她却是我的理财启蒙老师。小时候,我和奶奶住一起,她口中常常会念叨:“良田万石,节约一半。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所以,节约这个概念深入我心,各种生活上的浪费会让我焦虑。勤俭节约这个习惯,可以让本金增长,这的确就是很多人财富积累的基础。
奶奶最大的遗憾是爸妈狠心送我出国读书,后来留在国外。奶奶认为 “出的门多,遭的罪多。儿女不在身边,照顾不到,家长也会很可怜。过节过年,一家人在一起总是会很热闹。收入再高,生活再好,也只是过一辈子,三尺宽的床就够睡了。” 是的,奶奶一辈子没上过学,不会写字,心中却一直都有最质朴的终局观。可能正是这点意识,到现在我还是一个对物质没有太高追求的人。
奶奶也是一个操心的命,在家的时候,除了为我操心,还为我爸操心,奶奶常说,“水往下流。” 也就是说,老人总是为新人担心,一代一代传下来,方向不可逆,像血液、基因和智慧一样。
以前每次回国,见到奶奶,她最关心的话题就是要不要回国找份工作,把家安在武汉。在她眼里其他老太太的孙女孙子在国内也收入颇丰,混得不错。
在奶奶眼里,儿孙能在身边,能常常见到,逢年过节可以团聚就是幸福。今年2月视频拜年的时候,奶奶还邀请我下次回国,去她那边住几天,我笑了笑,轻松地答应了,可惜现在已无法赴约了。
如今,那个最坚定,最持久的反对我当初出国留学的声音,永远的沉默了。到今年我已经在多伦多生活了17年。如果有人问,对于奶奶的突然离世你很伤心吗?我想我的答案是伤心,但并没有达到想象中浓烈的程度。或许这就是物理距离和理性解读造成的。
时间久了,联系少了,情感上就会疏远,亲人之间也是这样。老人们总希望孩孙们能做出一些成绩,能独立生活,能开枝散叶,这是大智慧,虽然心中总有不舍。理性的看,奶奶还有两个月就到了90岁,最终的归宿似乎是一种必然,有尊严的离开,很少痛苦算是寿终正寝。
出远门的人刚开始像风筝,在天上飘,飘得再远,线一拉,就收回来了。慢慢地,长成一棵树。树苗小的时候后,根系还不发达,容易迁移,可一旦适应了水土,根会伸得更远,扎得更深。有一天,结出了果实,连成了树荫,再想移动就困难了。像我吧,一开始是风筝,飘着飘着,脱了线,掉到地上,发了芽,渐渐长成了树苗,树苗生了根,想象中的进可攻,退可守的模式很难实现。
爸爸告诉我,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可能出国的机会,可惜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同时争取不到海外关系,所以没能如愿。经过一代人的积累,这个出国看一看的夙愿在我身上被实现了。妈妈说,和别人谈到我现在的生活状况,她很欣慰,多少还有些自豪,从来没有后悔过。
生命中的获得和失去,总是融于一体,互为机会成本,很难说清其中的意义。奶奶是对的,出的门多,遭的罪多;妈妈也是对的,正因为出国,相当于洗牌重来,我可以选择重新出牌。如果问我,我也不知道答案,因为那条没选的路会通往哪里没有人会知道。能活得当下不杂,既往不念,未来不迎也是一种境界。
记得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对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有着这样的感慨:“她想要统治,同时又要享受;她想要王后的权柄,还要女人的自由;她伸出玉手,抓起王冠,就像拿起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有一天,奶奶说过的话会被我忘记,照片上奶奶的样子也会变得模糊,无法停止的时间却是永恒。人们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像流水、像风筝、像大树,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止,基因中却始终镌刻着祖辈的印记。最后之后拥有无限可能和希望。
以此文,纪念逝去的奶奶。
2021年4月20日于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