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变好之前,或许还会变得更糟,而赚$500,000只需一招。

加拿大华人共同关注的理财公众号 《小明财商》第77期 悲观的情绪,像一张蜘蛛网,爬向生活的每个角落。 COVID-19之下,投资,工作,生活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有一种感觉,在一切变好之前,或许还会变得更糟。 “病毒”相伴 一个朋友微信告诉我,在最近宣布破产的,33 Yorkville 地产投资项目中,投资了50。 我的第一反应是投资了¥500,000人民币,合加币大概$100,000,反复确认后,投资金额是 $500,000加币。 他接着说,当年那个私募项目在做宣传时,承诺100%的本金保证和回报保障,可现在却进入了破产程序。 直觉告诉我,私募项目可以进行本金和回报的100%保障,那一定是骗人的。 而实际上,这位投资人还真的提供了当年的PPT,以佐证他的说法。 他还强调,他现在只想把钱要回来,也不希望过多的舆论关注。 因此,具体的微信对话内容,我就不公布了,以下有几张当时PPT内容的截屏。 以我的理解,投资在这个项目中的钱,大概率是拿不回来的,这也刚好印证了私募基金的风险。 亏了钱,不是小事,这类上当受骗的案例,每天都在发生。 对于这位朋友,一点基础的财商知识,可以价值 $500,000,正如接种疫苗的人群,不易得流感一样。 而让我内心很挣扎的是, 为什么有些投资代理机构,完全不尊重事实,把违背投资原则的内容,明目张胆的公开宣传? 为什么有些投资人,全然不理会,最简单的投资建议,相信不承担任何的本金风险,也可以赚到高额的投资回报? 为什么这种华人之间,老移民欺诈新移民,“专业人士” 钻漏洞,疯狂敛财的互害模式,即使在北美,在加拿大,在多伦多,还是被延续了下来? 在瑞幸咖啡宣布数据作假,股价跳水之后,尽然有一批网民,冲出来,摇旗呐喊,认为瑞幸公司是在割外国韭菜,为国人出气,为民族增光,这种论调着实让人唏嘘。 这些人,连最基本的是非对错,都无法分辨。难道这真的就是一种 “民族的劣根性” ?存续在我们的遗传基因之中? 我宁愿,以上这些疑问只是因为抽样的选择性偏差,产生了偏见。 我更愿意相信,世界并不完美,不辨真伪的思维方式,就像病毒,一直和人类相伴,从远古,到现在,以至未来。 美国奇迹 一个小伙伴,很认真的问我,小明,你真的不怕美国和全球的经济崩盘吗? 我半开玩笑的说, 我更怕世界末日,我更怕《三体》中的外星人袭击地球,因为只有那样,人类才会止步不前,经济才不会重启。 在2020年伯克希尔的年会上,巴菲特说,1930年美国大萧条时期,约有4,000家银行倒闭。 很多人银行账户中的储蓄,直接归零,因为那时的美国,并没有FDIC,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国家储蓄保险公司。(美国版的CDIC) 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930年8月29日的240.42点,跌至1932年7月8日的41.22点。 然后,重回240.85点是1951年的1月4日,整个过程持续了20年多。 而今天,我查到的道琼斯指数是 23,507,也就是说,当年投入的$100,现在是$9,700,这还不包括这90年中收到的股息。 这就是巴菲特口中描述的美国奇迹,而实际上,2020年的美国和1930年的美国,唯一的相同点,只是它的拼写方式。 如果你的内心,充满的是对未知的恐惧,我建议你,不断地问自己同一个问题:“即便是这样,那么然后呢?” 比如可以尝试,对,即便市场再次大跌,世界经济再次陷入大萧条,那么然后呢? 只要人类还存在,最后的答案一定是未来比现在更好。 第三种选择 前两天,我翻了一下亚马逊公司2019的年度财报,CEO杰夫贝佐斯,在致股东信中,引用了儿童作家苏斯博士的一句话: “当坏的事情发生时,你有三种选择,让它定义你,让它摧毁你,或者让它使你变得更强大。” 很显然,第三个方案是最好的选择。这点对于个人,对于团队都一样。 很巧,这几天《小明财商》团队,开了一个内部视频会议,探讨借助团队的力量, 进一步深化财商内容。 …

在一切变好之前,或许还会变得更糟,而赚$500,000只需一招。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