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死,缺钱花,将是一种常态。
分享至:

《小明财商》第58期

小品《不差钱》

小沈阳:“人生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人死了,钱没花掉。”

赵本山:“人这一生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人活着呢,钱没了。”

确实,老不死,缺钱花,很有可能,是很多中产家庭在养老阶段的一种常态。

在加拿大, 身为中产,常常会有一种每天努力赚钱,但一年年下来,还是觉得手头紧张,即便已经年薪上十万(只有10%的人在这个收入水平),

也还是逃脱不了,转笼中小仓鼠的命运,后脚不停地蹬,前爪不停地抓,生怕有一天,蹬不动,笼子不转了,小家庭的财务体系会随之崩溃。

问题是,如果在上班赚钱的时候,很难攒下钱,养老时,我们的生活状态会更好吗?

很遗憾,也许会更糟糕。

过去50年 vs. 未来50年

这种危机其实是来源于一张人口结构变化的预测图。

先来几组简单的数据:

1961年时,加拿大平均人口寿命为71.35岁,20岁以下人口的数量几乎是60岁以上人口的3倍。

也就是说,1961年时,加拿大是一个年轻人为主的社会,有充足的劳动力,国家可以挣得更多的税收,而面临更少的养老负担。

2011年时,加拿大的平均人口寿命为81.45岁,20岁以下的人口数量几乎和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相当1:1。

也就是说,2011年时,加拿大已经有很明显的老龄化趋势,年轻人的收入除了要养自己和家人,还要被高税收抽走(Wealth Transfer),去补贴已经退休,而且越活越久的老年人群。

看到这里,也许会想,作为中产贡献者,有一天也会老去,在加拿大这种社会福利完善的国家,也一定会得到很好的社会保障,妥善善终吧?

其实,社会的老龄化对现在的年轻人是不公平的。

2061年,按照预测,20岁以下年轻人和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会进一步下降。到时候,一个年轻人需要养活1.8个退休老人,而且那时,人们的平均寿命或许会突破90岁。

当你步入老年时,现有的公共养老金体系如加拿大国家养老金CPP,老年人金OAS,最低补助GIS 等,都会受到严峻考验。

毕竟增加公共养老金,只有四个途径:

  1. 提高税率
  2. 延迟退休年龄
  3. 提高投资回报
  4. 增加年轻人口

前两个选项几乎等同政治自杀,第三个方案主要由长期投资风险决定。

所以,即便土豆哥在难民政策上,遭到很多选民质疑,还是要不遗余力的,将有很强生育能力的人口,一批批的引入加拿大,估计这也是种无奈的选择吧。下个四年,拭目以待。

同时,你应该也看出,少数族裔的政治领导人,在这届选举中大放异彩,相信,人口会进一步多元化(不细说,你懂的)。

很明显,加拿大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未来也一定和现在不同,或好或坏。

理财到底理什么?

我在理财课上问同学:

“大家认为,理财到底是干什么?”

同学们的答案往往会围绕着如何投资,如何提高投资回报,如何买股票,买房等等。

我会举一个例子,如果要从多伦多去蒙特利尔,可以选择坐飞机,坐火车或者坐大巴,这些交通工具就是各类理财载体如股票、基金、保险、房产、商品、储蓄等等。

但这些工具的选择依据,是在你确定了起点和目的地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安排的。

绝大多数客人,会花绝大多数的时间,来研究投资工具的特性,而完全忽略了自己要去向哪里。

一旦失去了目标感,选择标准就会混乱,有的只追求高回报,有的只追求无风险,甚至还有很多,既需要高回报,还要求无风险,最后钱就到了骗子的口袋。

不客气地说,骗子有市场,也是因为很多人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 自带被骗体质。

常见的理财目标包括:

中短期的需求,如买车买房;

中长期的需求,如子女教育;

长期需求,如退休养老;

超长期需求,如资产传承,

保障需求,如对现金流,家庭资产和人力资本的保护等等。

当然,具体的安排都是因人而异的。

如果你的理财顾问,上来就是一顿对产品回报的大肆鼓吹,而且对你具体的理财目标不闻不问。

我认为,这种理财方式,是缺少专业素养的,如果承诺的回报过高,而且没有具体依据,很有可能是骗子,一定要谨慎。

毕竟,骗子可以上天遁地,无所不能,但真实的投资世界往往是有很多局限,要做出取舍的。 

时常问自己,我在哪里?要去哪里?理财的首要任务是满足每个家庭,相似而又各异的财务目标,养老会是很重要的一个。

养老需要多少钱?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在多伦多,按照2019年的物价标准,$40,000一年的生活费,可以满足一个老人最基本的吃喝住需求。

假设25年的平均退休时间,这个总额就是$1,000,000 /每个人。

当然,如果你不是马上退休,这个数字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按照过去50年,加拿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 统计的平均3.92%的年增长率计算。

10年后,$1,468,897; 20年后,$2,157,658; 30年后, $3,169,378; 40年后,$4,655,491。

值得注意的是,人老以后,得重大疾病的风险指数级增加,很多老人将需要支付相当的长期护理费用。所以,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对每个人的意义不同,花费上也大不相同。

我们换个方式来思考养老这个问题:

人这一辈子,就是这根线。很多人,很幸运,活到90岁,甚至更高的年龄。但是否也意识到,40年左右工作时间的积累,要养活自己,孩子和家人,还有可能要供自己25年,退休后的生活。

所以,对于迷之自信,将全部希望押注于公共养老金系统的中产家庭,一种不至于使你产生焦虑的紧迫感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养老这个话题上。

因为加拿大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将来很可能不能负担你的退休花费,不知你是否意识到?

还有一个严峻的事实

根据RBC皇家银行的统计,在温哥华和多伦多,房屋开销这一项费用,占家庭总收入的70%或以上。

如此一来,可用于生活消费和各类投资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减少,这还是在利率极低的环境中。 

在房屋上的固定支出通常包括贷款、地税、物业保险和维护成本等等。

也许有一天,年轻人逃离北上广深的情景会在多伦多和温哥华重现。但愿,这只是年轻人面对高涨生活成本的一种抱冤。

有可能,这代人从房地产投资赚到的钱,会以下一代年轻人过高的住房负担作为代价,其实这就是父母转嫁给子女的,对未来生活的焦虑,因果轮回。(中国的很多大城市已经如此。)

这种基因中的记忆,代代相传,中产不易。你真的有自信,不理财也能在混沌中过好这一生吗?

在我接触的咨询案例中,很多客人因为缺少安排,陷入财务困局,无力回天,因为时间的力量相当惊人,或为助力,或为阻力。

最后

和一个朋友聊天,不经意间,他说道:

“20多年前登陆多伦多,那时治安很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而现在,各种枪击,入室抢劫,人心不安,生意最火的是安装监控摄像头的。”

你应该意识到,现在的加拿大已经变了,多伦多也不一样了。人口不可逆的老龄化趋势,将会进一步危及公共养老金,40年工作不易,中产家庭还可能老无所依。靠移民人口增长,来提升本地居民福祉,利弊参半,短期内,社会治安令人忧虑。

高高在上的房价,抽走了中产家庭,几乎所有可支配收入。勉强活着和破产之间,只有三个月的距离。

面对只会搞选举,而无法提高选民生活水平的政党,养老,还是得靠自己。

中产,要求不高。安居乐业,老有所依。

或许,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而你,是否能更自信的面对未来呢?

至少,你可以从关注《小明财商》开始,提高理财认知。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