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ING

stairs, puzzle, businesswoman

赚钱 “轻松、容易”,你为什还不来?

《小明财商》第66期 你是否感觉,身边的地产经纪、保险经纪,赚钱又快又轻松? 但你有没有觉得,如果让你放弃现在的工作,去全职从事地产、保险等行业, 你会担心风险大,收入不稳定,还拉不下脸,找不到客人? 那么为什么这种又“快”又“轻松”的钱,你不愿意去赚呢?我来分享一下,自己和同行们的真实故事。 大部分的新经纪都被市场淘汰了 根据多伦多地产局 Toronto Real Estate Board 的数据,2019年,大多伦多GTA地区一年的房屋买卖交易量是87,825单。2018年,一年的房屋买卖交易量是78,015单。 同时,多伦多地产局,注册在案的经纪一共有 54,500 名。 如果按每个买卖交易,两个经纪参与,在大多伦多地区,2019年,平均每个经纪促成3.22单,而在2018年,平均每个经纪促成2.86单。 按平均一单, 税后净收入$10,000计算。(由于市场恶性竞争,很多华人经纪是拿不到这么多的。) 除去地产公司提成,各种请客开销,车马劳顿,登记保险等杂费,年薪也就不到$30,000,一般地产经纪,刚刚能解决温饱问题。 我见过的,很多抱着 “试一试” 心态入行的兼职地产经纪,一年也做不了一单,第二年就不再更新自己的地产执照了。 保险理财行业,情况更惨烈。 职业经纪人都是“剩下的” 在经纪人行业,包括地产经纪、保险经纪和贷款经纪等,从业时间越久的,越值钱。 外行人去评价职业经纪人时,有很强的认知误区,这种误区叫做“幸存偏差。”  因为看到的,赚大钱的经纪,其实只是很小一部分,甚至是百里挑一的。 我常说,一个普通华人新移民,一辈子买卖房子的交易次数不超过5次。 而一个业绩不错的地产经纪,一年参与买卖交易的次数是10次左右。(并不是每一笔都能成交。) 这样年复一年,积累的谈判、估价、定价的经验相比一般客户,要高出一个数量级。 这也是为什么,我带客人买房时,出手快、准、恨,更多考虑的,是粗线条问题。 因为一个均价$100万的房子,如果房市回暖,一个月就会上涨3、5万。而且,长期上涨是趋势。 客人千人千面 我接触到的客人也有各种,有的让你认为遇到了知己,和客人吃饭,感觉在“照镜子”。 有的,你会感觉,Ta是地狱中放出的恶魔,就是要来整人的。 一个买房交易,从搜索房源,到顺利成交,需要至少三个月。 如果最后没有顺利交接,地产经纪一分钱的佣金也收不到。这个过程中需要,看房顺利、价格谈拢、验房合格、贷款无阻、律师过户等等手续。 上次和一个地产同事聊天,他给我看微信聊天记录,一个客人因为买房时,贷款受阻,威胁要“上门决斗”。 说实话,贷款的问题,真不是地产经纪能说了算的…… 所以,很多客人上当,就在于对行业了解太肤浅,而过于关注于经纪人,如果成单,可能获得丰厚的佣金。 给你算笔账 我的同事中,就有年薪$40-50万的保险经纪。你要问我羡不羡慕,说实话,不羡慕。 在安省,当你个人收入超过$22万时,税阶就已经是53.53%。换句话说,赚$10,000佣金,交税$5,353。 这位同事,经常在办公室里待到第二天凌晨,赚的钱,都没有时间花。激励着她的,就是一种执着,我也很佩服。 所以,很多时候,有客人找我,上来就谈佣金回扣,Ta会说,身边某某朋友也是做保险/地产经纪的,而且以回扣为卖点,吸引客人。 我心底里其实想反问:“既然钱这么好赚,为什么80%的新经纪,一年后,都不更新自己的执照呢?” 我的很多客人,都是从其他保险经纪那边转过来的。几年后,当客人需要解决问题时,发现原来的经纪已经回国,或者从事其他行业,甚至对自己爱答不理。 原因很简单,虽然很多保险经纪收取的是,产品公司一次性支付的20年的服务费用,而实际提供的就只是一项服务——签保单。 买一份保单就是交20年的朋友,你想想是不是很关键?这也是,为什么以退佣金为卖点的经纪们,2-3年后,都退出了行业,因为他们没有专业价值。 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一天遇到危急,需要申请理赔,谁来提供专业服务呢? 那么,如果收到一张$20,000的支票,地产经纪到底赚多少呢?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买卖交易都有怎么高的佣金,因为佣金和房价正相关,很多40-50万左右的物业,作为买方经纪,全部拥金也不超过$10,000。 即使有幸收到$20,000的支票,常见的费用如下: 地产经纪公司分成 10%, …

赚钱 “轻松、容易”,你为什还不来? Read More »

new year's eve, new year's day, 2020

我的财富,我做主!

《小明财商》第66期 2020年,我想做一件事,我会躬身入局,如果可以,我想邀你们一起做这件事。我相信能点亮更多的家庭,为他们的财富,做点事。 我以为,认知是影响一个人财富水平的重要因素,至少,长期来看这个结论是成立的,因为碰运气的事情,时有发生,但对长期的财富积累,影响并不大。 问题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连一个功能相对简单的电视机,都会附送一本产品使用说明, 而对于如何管理财富,这么至关重要的话题,却没有一本实用的“说明书”? 尤其对于生活在加拿大,每天忙碌奔波的中产家庭,或者是刚刚开始积累财富的年轻人。 目前市场上,理财投资知识的获取途径一般有三类: 在学校或学习班里;(理论的学习离实际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太远,理论和应用有相当的距离。) 各类免费的销售讲座;(销售目的性太强,导致听众思维收窄,看不到更多的选择和方案。) 网上的文章和视频内容;(内容的质量参差不齐,针对性不强,而且没有系统性。) 很明显,以上这些都满足不了真正有学习需求的你们。 随着《小明财商》公众号的影响力逐步扩大,经常有朋友从微信上问我,理财课什么时候开。  很可惜,我现在正在教授的,是以理财行业入门,考证为目的的学习班, 而我心中更实用的、更能帮到一般华人中产家庭的理财通识课还在筹备中。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有三个: 立个flag,要在2020年5月份,在多伦多推出第一次线下课程,目前我想好的名字叫做《我的财富,我做主!》 希望争取到更多读者、朋友、以及各行业专业人士的帮助。目标是打造一门贴近生活,真正能解决财富积累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课程。 真诚的向大家寻求关于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的建议。这是一个共创的过程,好的课程一定是活的,是能和用户互动,得到反馈,不断进化的。 由来 我想聊聊,为什么我要投入大量精力来做这门课? 根据微信统计的数据,关注《小明财商》公众号的65%是女性,也就是说,女性人数是男性人数的两倍。 为了准备课程,我也做了一些用户调查,听到最多的,来自女性用户的声音是: “我希望学点理财知识,  我希望能经济独立, 我希望养老无忧。” 一位单亲妈妈 引用这个温哥华的单亲妈妈,从微信上发给我的原话: “我看了你的文章,觉得你很擅长理财,我是理财小白,以前都是有多少用多少,去年分居正在走离婚程序, 一个人带孩子(5、6 岁的男孩),男方到现在没有出钱,只出了每月$254的孩子抚养费。 我自去年分居起,强制自己储蓄,给自己和孩子买了保险。我收入不高,税前5万,请问还有什么理财方式?” (由于采用的是真实案例和微信截屏,为保护客人隐私将上期文章截图删除重发。) 当我收到这些求助,除了感到心痛,还会有些许无奈。如果这位妈妈,十年前,哪怕是五年前就有这方面的觉悟,情况也许会很不同。 而这个市场上,却没有人用心的提供这类服务,因为大多数人,都想着如何赚快钱,割韭菜。 一位高管新移民 上次去探访,一个从北京移民来多伦多的客人。 这对夫妻有着让人羡慕的教育背景,带着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在国内,他们都是外企的高管,年薪超过100万人民币。 刚进屋,沙发旁的茶几上摆着一副《穷爸爸,富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推出的一款儿童财商教育的棋牌游戏。 据说,这款游戏在国内卖得很火,得大几百人民币,可见对孩子的财商启蒙,妈妈也是相当上心的。 聊了一会,这位妈妈向我吐苦水,虽然上班这些年,收入很客观,不过没为自己存下什么钱。 家里有一个长期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在北京,医疗花销很高昂,尤其是很多项目,居民医保不报销,得自己掏,进一次ICU,一天开销就是好几万…… 作为女儿,有赡养的义务,但压力也很大。现在母亲搬到了小城市去养病。 一家人刚移民来多伦多几个月,在微信上联系我,希望看看如何做财富规划。 我观察到,学会理财就能改变人生,而且这种改变能代代相传,理财就是一种思维和行为习惯。 见了很多客人,帮助了很多家庭,我脑海中反复出现的一种诉求就是 “我的财富,我做主!”  这也是为什么《小明财商》要推出的第一门课叫做《我的财富,我做主!》 有什么不同呢? 我一直在想,我要做的这门课和市场上现有的理财投资课程会有哪些区别? 多元思维模型 财富积累,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财富的载体也是多样的。 大多数中产家庭的财富主要集中于这三类资产,如:住宅类房产,证券类资产(股票、债券)和保险类资产。 这三大类资产没有绝对的优劣,对于长期的财富积累,关键在于如何配置。所以,跨行业的知识很重要。 有人问,小明,你到底做什么? …

我的财富,我做主! Read More »

calendar, 2019, year

新年了,2020你该怎么理财?

《小明财商》第65期 看到一句广告,心被扎了一下。“End of decade deals —— 年代之末的甩卖。” 是啊,过了12月31日,就是2020年。 在60后逐步退出舞台,70后,80后大有作为的时代,90后也开始登上媒体头条。 还没来得及辨认这些新鲜的面孔,20后的新一代也即将呱呱坠地。 难免有一种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感叹。 从理财的角度,2020年来了,加拿大中产该做点什么呢? 首先,要认清如下几个起止时间为1月1日到12月31日的账户。 TFSA 关于 TFSA 的优势和功能,前面的文章有过很多介绍,在2019年中,由于从 TFSA 账户中取款所造成的投入额度减少,在2020年的1月1日会重新计算。 假设你的 TFSA 额度从2009年开始积累,按照过去10年的标准增幅,2020年的个人总额度为$69,500,如下图: 然而,由于每个人 TFSA 账户的具体使用情况不同,比如,投资增长或亏损,税务/非税务居民,每年的存入和取出等等因素,TFSA 的可投入额度会有较大的差别。 很多新移民朋友常常由于是否被认定为税务居民而遭到税务局的调查,导致罚款甚至起诉。 最保守的做法是查看加拿大税务局CRA的统计,来避免罚款。TFSA 的可投入额度通常会在去年的 Notice of Assessment (NOA) 中标出。 你的NOA基本长这样子: 有些时候,由于 CRA 统计的延迟,TFSA 的可投入额并没有显示在 NOA 中,这时可以找投资顾问做一下估算。 这个估算可以尽量保守,因为超额存入是要被罚款的。 TFSA 历年积累的可存入额度,可以在新的一年一次性补齐,这就是 Carry Forward Contribution Room.  很可惜的是,一些客人由于搞不清 TFSA 的具体使用原则而被罚款,之后就放弃使用 TFSA。 长期来看,这是一笔很大的损失。在加拿大,赋税是中产阶级巨大的负担之一。 RESP RESP …

新年了,2020你该怎么理财?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