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ING

training, business, class

你是兔子,乌龟还是蛇?用巴菲特的经典案例为你解读。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明财商》。我是主讲人小明。这是《小明财商》陪伴你的第十五期。今天聊聊投资者的心态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经济学的大家们一直在争论一个话题:投资人到底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目前的结论是:投资人是个复杂的综合体,有理性的决策也受情绪的困扰。 我的解读是投资人中至少有三种常见类型:兔子,乌龟和蛇。 兔子 听觉敏锐,嗅觉敏感,但胆小怕惊而善跑。 兔子型的投资者会一直寻找各种新鲜的投资项目,就好像兔子会用敏锐的鼻子东闻闻,西盼盼,搜寻春回大地时的那一撮最绿的嫩草。 嫩草多汁水不粘牙。遇到热炒的新概念,投资人蜂拥而上。然而,这类新鲜的投资机会数量比较少,悬念比较多,而且很多概念还有待被验证,所以风险会很大。 最近两年导致很多投资者巨亏的几个概念有: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以大麻股为代表的医用大麻产业,以及2017年年头的多伦多的house楼花。 兔子类投资者极易受惊,极度的情绪化。所有巨亏的投资者都具备共同特征:最晚进入,最早出来,只顾概念,追逐价格,不顾价值。 乌龟 甲壳硬,守成规,惯缩头,寿命长。 龟是以甲壳为中心演化而来的爬行类动物,最早见于三叠纪初期,是适应环境变化的王者。任它沧海桑田,自然变迁。 乌龟型的投资者不太关心新奇的投资概念,固守一些老旧的投资原则,害怕伸出头的时候受到伤害。风险偏好往往较低。 习惯性地缩在自己的壳里,对外界新的消息充耳不闻,且行动缓慢。有些老年人便是如此,只选择某一类比较稳定的投资产品,比如长期国债,定期存款,有时少量持有稳健的分红型股票。 这类投资者有着坚硬的甲壳,能适应投资环境变迁,但往往由于投资回报有限,而被通货膨胀挤压了购买力。 其实,很多乌龟型的投资者是由多次受伤害的兔子转型而来。因为兔子多次受惊,巨亏而逃,最后放弃了挣扎变成了缩头龟。 相较兔子,乌龟型的投资者是很有优势的。不贪图高回报,稳定积累,起步慢,能坚守,成为最后赢家。这就是投资人中的龟兔赛跑。 蛇 身软体柔,顺势而为,动作敏捷, 吞象之心。 蛇行走时蜿蜒,犹如投资市场周期性的起落。套用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一句话:天下大市,涨久必跌,跌久必涨。蛇型的投资者对这一规律了然于心。 长期持有,潮起潮落,不心急,待时机。 蛇型的投资者,韧性来自于两方面: 资金。 能轻松在各类资产中挤出现金,以投入临时显现出来市场机会。只有资产,但没有现金的投资者很难把握机会。 心态。审时度势,如果判断错误及时止损。心态柔软,屈伸自如,量力而为,绝不对抗大趋势。 时机成熟,下重注,蛇吞象。 巴菲特精准狙击 Home Capital Group 就是对这一点的最好诠释。 2017年4月,安省证监会指控HCG公司严重造假。HCG公司股票应声而落,CEO一度宣布面临破产危险。股票从$30高位跌至$5.85。 随后,巴神抛出救生圈,入股HCG,收购20%股份,同时撤换公司高管。一年半后,HCG收盘价格为$17.29。 很明显,蛇是这三种投资者中最高明的,也是最需要经验,判断力,和耐心的。 蛇因为耐心,战胜了易受惊吓的兔子,也因为身体的柔软超越了甲壳坚硬的龟。 到这里,很多读者都会想做蛇。蛇便是一种理想心态,完美人格。 理财和投资的差别就在于:  理财的成败在于是否达成目标,而判断投资好坏的标准是收益风险的比值。 理财是将家庭的需求明确后分而治之,有时需要兔的灵活和敏捷,有时需要龟的坚硬和持久,有时需要蛇的柔软和吞象之心。 然后,找到相应的理财产品与之匹配。良将带兵,识兵之所短,用兵之所长。 巴菲特是蛇,那你是兔子,乌龟还是蛇? 我是小明,这里是《小明财商》。谢谢你的阅读。下期我会重新为你解读很多人一知半解的退休储蓄账户RRSP。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

kanban, work, work process

有这些习惯不是穷人也只是暂时的。你有没有被戳中?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明财商》。我是主讲人小明。这是《小明财商》的第二期。很多朋友会问,我没有钱怎么理财?在这里,我聊聊年轻人该怎么办。 总结起来三句话:1. 学习理财知识,2. 养成良好消费储蓄习惯, 3. 善用理财工具。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在他的《穷查理宝典》一书中说到凡事要反过来想。 如果要了解怎么积累财富,首先要看为什么有些人每天忙碌工作,收入可观,但总是月光,没有办法存钱无法致富。 我一直在工作…可存款从不超过4位数 日本畅销书作家,财经专家本田健认为无法致富的人有三个固有习惯和认知: 不重视金钱,也从来没认真想过这件事情。 普通的人往往会提到钱,但往往看到名车,豪宅等会想到自己买不起而感到消极。然而,这些人却不曾想过如何学会管理金钱。 了解存钱,理财的重要性,却从不采取行动。 成功人士都有很强的行动力,而有些人虽然有着很强的理财知识却不采取任何行动,于是自己的资产只能原地踏步。这有点像跬步与千里的关系,中间的过程叫作积累。 表面上细微的差距,在日积月累后产生了巨大的且无法追赶的差距。 缺乏使用金钱的良好知识和习惯。 很多人对金钱的认识来源于父母,即使长大成年后也会遵循父母教导的理财知识,比如用每个月的收入维持家用,不要乱花钱,尽可能储蓄。 而富人知道哪些钱该用于投资,哪些用来玩乐,也不随着心情起伏来使用钱,而是想方设法将金钱变为资产。 这是我的建议1. 学习理财知识 开始恶补,系统的了解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其实理财技能也是可以后天学习的。 不要盲目从众,识别标题党文章。能让你一惊一乍的文章,也许就是为了易于传播而写的,往往内容会误导读者。 当然,你们可以跟随《小明财商》一起成长。我们的内容将会跨越不同专业领域,创造横向连接。 2. 养成良好消费储蓄习惯 开始规划投资,让你驾驭复利增长这个神奇的工具。当你每次掏钱时,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哪些钱越花越多?哪些钱越花越少? 投资的关键就是找到现在花$10,000以后能给你 $100,000的载体。同时尽量减少现在花$10,000, 以后变得一文不值的花钱方向。 量入而出,才能有可以用作投资的钱。当然,选择投资方案还是有很多讲究的,我们以后再讲。 3. 善用理财工具  建立相应的心理账户,设置多层次需求。明确不同账户的用途,而不是将钱混为一团,放在一个账户。 一个账户是备用资金,一个账户可以是几年后买房的钱,一个账户是为孩子上大学的学费,一个账户是自己30年后的退休金,一个账户是为了预防生重病的养病钱,而且它们并行不悖。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开始着手做,比一个完美的计划更重要。必要时找专业的理财师咨询解决方案。当然了,具体理财方案也可以联系我们。 什么样的人最能从这系列节目受益呢? 有一个开放的心态 能真正的意识到加拿大的投资环境,福利体系,税务系统,投资载体等和国内的有很大不同。 一些方法可能行不通,一些常识会被颠覆。这就需要你有接受新知的愿望和反思的能力,从不适应到适应就是能力的增长。 有一种好奇心来驱使你探索不同的领域 投资理财和财务管理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而大多数人对此相对陌生。 有些内容需要花时间去琢磨,花功夫去验证。好奇心会成为你拓展知识边界的动力。 做到从学习到践行的转变 概念的更新和观点的转变都是具体行动的前提。而只有真正的用到学来的知识,才能从中受益。 这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把知识变成技能。如果只是从理论到理论,那就印证了 “知道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这个金句。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内容。如果感觉这些内容能使你的朋友和家人受益,请真诚推荐,谢谢你的分享!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  

小明财商

中产致贫:明明$100,000年薪,每月只有$4,500。是谁偷走了你的工资?

加拿大华人共同关注的理财公众号    《小明财商》第14期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几张工资单和几个家庭的开销流水,结果好好的加拿大中产阶级却结结实实地生活在月现金流趋近于零的窘境下。 每次拿到工资单就会怀疑HR的数学被体育老师毒害太深?   合同上明明写的$100,000年薪,拿到手每月$4,500。   那么到底谁偷走了中产人士的工资呢? 这是一张小明给自己创建的工资单:$100,000年薪每双周支付$3,846,扣除联邦税$609.25, 省级税$329.44, Canada Pension Plan (CPP)$183.71 以及 Employment Insurance (EI) $63.84。共$1,186.24 或 30.84%的收入。   这里还不包括投入到公司养老储蓄 RRSP,团体保险 Group Benefit 以及一些如工会费 Union Dues 的杂费。   每双周工资 总金额 3846 扣除 联邦级税  – 609.25 扣除  省级税 – 329.44 扣除   CPP  – 183.71 扣除   EI    – 63.84 等于 余额 2659.76 强制扣除部分为$1,186.24 …

中产致贫:明明$100,000年薪,每月只有$4,500。是谁偷走了你的工资?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