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ING

chart, effort, success

打败你的,就是你的小心翼翼

据说几百万年前的古猿分裂成了两支,一支害怕改变,留在树上;一支敢于冒险,从树上爬下来。 讽刺的是,留在树上的却最终因环境变化灭绝了,而走出来的,经历了险阻,逐步演化,成为了万物霸主,在地球的每个角落生生不息。 也许,通过冒险来换取回报就这样镌刻在人类的基因里。 在我的理财咨询经历中,也有很多客人因为小心翼翼而承担各种损失。 最近的一年半,美国标普500指数经历了一段高波动,却没有增长的时期。 相信这种状态还会因为中美贸易博弈持续一段时间。这种高波动低增长就是对投资者心态的终极考验。 我的客人中有一个Y先生,去年7月选择投资基金分别放在免税储蓄账户TFSA和养老储蓄账户RRSP。 在之后的几个月中,标普500指数从最高点下滑接近20%,这也导致了平衡型基金12%的下跌,因为一般的平衡型基金会有50-60%的资金投放在股市里。 从投资心理学的角度,大部分的投资者都会产生损失厌恶 (Loss Aversion),换句话说,损失$2,000的肉痛感会远远高于获利$2,000的满足感,即便这些只是纸面上的赔和赚。 这种市场阶段性的回调也让Y先生相当紧张,短短几天的时间我们通了好几次电话。 Y先生认为,如果这种下跌持续,他的投资就会变得分文不值。而我只是回顾了投资者概述(Investor Profile)中的几个问题: 您的10年以上长线投资目标有没有发生变化? 您是否需要在未来一两年内用这笔钱? 您是否意识到获得更高的回报往往需要以承受更大的价格波动为代价? 几个月下来,虽然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保持不变,但Y先生还是决定在市场几乎触底的2018年12月份,将投资转走,使得纸面上的亏损变成真正的金钱损失。 如此,Y先生也就错过了2019年头,股市在四个半月中的强力反弹。这一波,标普500指数涨幅超过20%。  Y先生也许还会在心里琢磨,谨慎如我,为什么还是亏了钱? 把钱交给小明打理,他怎么不帮我操作一番,低买高卖,然后抄底吸入呢? 这种害怕亏损持续,逃离市场,等到市场逐步恢复再入市的心态难道有问题吗? 这里引用一组数据:在1996年至2015年的20年间,标普500的平均年回报如下: 如果只是买后持有(buy and hold), 每年的指数回报为4.8% 如果错过了这20年里,单日上浮最大的5天,你的年回报将降为2.7% 如果错过涨幅最大的10天,你的投资回报还不如长期定期存款,只有每年1.3% 如果错过了涨幅最大的40天,你的平均年回报就只有-4% 要知道,每年平均200个交易日,20年间,4000天。你只是错过其中最好的1%,而这1%就彻底把你打败了。 所以,打败你的投资的,往往是你的小心翼翼。几把神操作其实敌不过长期的、纪律性的资本积累。 如果你真的谨小慎微,总是被市场的回调而吓得强制退出,但等市场恢复,又无法适时进入,你该怎么办? 几点建议供你参考: 明确投资目标,把资金分为若干部分,比如养老的钱,买房的钱,孩子上大学的钱,生病时救命的钱,紧急备用的钱等等 如果自己的情绪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干扰,就把投资交给专业的顾问打理。有如古人易子而教,尽量减少情绪起伏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多种方式管理投资风险,如分散投资种类,定期投入,同时购买充足的保险。 不要每天盯着自己的投资看。请相信,你看到的新闻,或好或坏,其实早已反应在股票的定价中了,而你接下来的决定,犯错的概率很高。 对于普通投资者,Time In the Market 远远优于 Timing the Market。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  

team, playing card, map

巴菲特是怎么卖袜子的?——遇见巴菲特 (下)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明财商》。我是主讲人小明。这是《小明财商》陪伴你的第三十九期。 这期我们继续聊聊巴菲特年会给我的启发,尤其是从商业的角度。 一天就是一个亿美金 一个公司的长期使命就是创造经济价值。 从年会回来,简单地算了算,这3天的开销包括机票,住宿,用餐,交通费至少是$2,000/人。 而且,我们还是本着相对节俭的态度参加这次年会的。当然,这些费用还不包括购物花销。 根据维基百科的数字,Omaha 奥马哈是內布拉斯加州第一大城市,同时也是美国第40大城市,2018年统计的市中心人口为466,061。 而今年的伯克希尔年会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约40,000人参加。 除了美国各个州来的游客,还有很多来自中国,印度,日本,也有像我们一样,来自加拿大的。 假设人均消费$1,000 那么这 40,000人就花费$40,000,000。 再加上经济体本身的拉动效应(multiplier),这次年会给这个美国中西部小城市增加了相当于人口数10%的旅客, 同时给美国创造了至少 $100,000,000 经济效益。 因此,伯克希尔公司一天年会给美国社会创造的 GDP 至少是一亿美金。 我对伟大公司的一个理解:创造经济价值。 找个好 “老伴” 伯克希尔公司的主席巴菲特和副主席查理芒格是一对具有传奇色彩的合伙人。 年轻的时候,巴菲特和芒格都曾经在巴菲特爷爷的便利店里打过工。 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巴菲特 28 岁,芒格 35 岁。 今年开年会时,巴菲特 88,芒格 95。 巴菲特回答记者的问题,在这60年中,虽然也难免有不同的意见,但从来没有因为意见不同,而导致无法继续合作。 这一对 “老伴” 相互扶持,白头偕老。最后,也许只有死亡能将他们分开。 事实上,这对合伙人一起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各自妻子陪伴他们的时间。  这种比婚姻还牢固的合作也是相当罕见的。 用巴菲特的原话:“You can’t make a GOOD DEAL with a BAD PERSON. ” 所以,如果创业,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好 “老伴”,甚至比生意本身更重要。 做一个超级销售员 如果告诉你,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时卖运动服,球鞋,冰淇淋,巧克力,汽水,番茄酱,电池,耳机,首饰, 图书,保险,金融服务,铁路运输,电力能源,航天科技,共享私人飞机,润滑油,运营商业航空公司,还有信用卡, …

巴菲特是怎么卖袜子的?——遇见巴菲特 (下) Read More »

idea, teamwork, thinking

热情:一份表面平静,内心却无比澎湃的坚持——遇见巴菲特(上)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明财商》。我是主讲人小明。这是《小明财商》陪伴你的第三十八期。 周日刚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会回来,这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见闻和感受。 很明显,我既不是记者也不是翻译,所以很多能在网上轻易找到的内容,我就不赘述。 我只想讲讲这次奥马哈,2019伯克希尔年会之旅给我的、真正触达心灵的四个感受。 社会价值:衡量成功的一个公式 在探访巴菲特的居所之前,心里一直有个猜想,巴菲特本尊一定不会再住在这个1958年花 $31,000 买来的房子里。 虽说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但居住环境顶多是个中产阶级水平,这间市值为 $887,000 的房子已经远远配不上世界首富的称号。 事实上,上图这个在街角,目测土地面积在120英尺x100英尺, 土灰色的两层楼就是巴菲特一直居住61年的地方。 即使把这样的房子搬到多伦多的富人区,价格也就在 $4,000,000 上下,豪华程度也许远不如一个中国三四线小城市富二代的居所。 如此,我就创造了这样的一个社会价值公式: 如果用巴老的净资产和自住房来套这个公式,结果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巴老住所的价值还不到自己净资产的 0.000001。 再反观社会上的各种炫富和浮夸,才知道钱可以让你有身价,但并不能让你变得深刻,也无法使你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接受 Omaha 当地电视台专访 当然,这次是带着《小明财商》招牌去的。 心灵被震撼的三个火枪手 极简生活:$45 美元一份的牛排套餐 除了看房子, 我们三人组最关心的话题就是该吃点什么?  于是沿着巴菲特的日常生活轨迹, 来到了巴菲特最爱的牛排馆。  这个招牌有些老旧的餐馆就是巴菲特经常来吃饭的地方。 巴菲特常点的就是这种和脸差不多大小的 T-Bone 牛排餐,再搭配一杯樱桃味的冰镇可口可乐。 服务员介绍,巴菲特有自己吃饭的小隔间,通常一行三人, 包括他的会计和保镖,周一中午一般是他的用餐时间。 很遗憾,我并没有吃完这种和脸大小相似,大约一英寸厚的牛排。 想想巴菲特的食欲,投资者们还不用太担心接班问题。 至于牛排的味道,我得到的答案是 :“一般般。” 当然,这个纸壳巴菲特也不忘为自己投资的可口可乐公司站台。 我们坐的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小隔间。 圈子——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想象一下,买公寓,送别墅是什么感觉,这就是我参加年会感受到的。 除了意料之中的巴菲特和芒格,我们还意外地遇到了比尔盖茨和苹果的CEO蒂姆·库克(Tim Cook)。 换句话说,我看到了至少身价 $2,000 亿美金的小团体,离我的距离不到20米, 又或者是无限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个富可敌国的小圈子里,我不确定是圈子成就了财富,还是财富创造了圈子。 我相信圈子和财富是相辅相成的,但圈子只能是你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因为圈子本身不能使你成功。 热情: …

热情:一份表面平静,内心却无比澎湃的坚持——遇见巴菲特(上)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