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文章
这些年我错过的翻了10倍的投资
《小明财商》第105期 前两天看到75岁的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最新的一期投资备忘录,名为“Something of Value”。 文章里讲述了他和儿子这段时间对管理投资的一些不同理解。简单说,他的投资策略更多追寻价值,而他的儿子却钟情于成长型投资,比如科技巨头,新兴的创业公司,以及其他品类,比如比特币等等。 在过去的13年中,成长型投资回报大大超越价值型投资,这样就引发了一些思考: 原始的价值投资定义是否还适用? 新世界大的科技类巨头会不是新的价值公司? 对于新兴企业,传统的估值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低买高卖还是应该长期持有?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这篇文章。这几天,我回顾了一下这几年我错过的10倍投资品,才发现我以为错过的,从来都不属于我。 我是怎么错过的? 自从2017年,我陆续错过了一些翻了至少10倍的投资,比如比特币和Roku股票。 我真正开始关注和买卖比特币方面的投资在2017年7月份,那时由于一个朋友牵线,结识了一个希望在加拿大开“矿场”的中国老板。我们去了魁北克,寻找电力富余的场地,做场址备选。 当时一个比特币的价格在$3000美金左右,因为好奇我购入了一些投资比特币的基金,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比特币就像被打了激素,一飞冲天,在2017年的12月,达到了接近$20,000美金的历史峰值。 那个时候,除了用自己的钱,我还用借来的钱投入比特币基金。在最疯狂的时候,投资大师们也分成了两波,一派说比特币一文不值,是旁氏骗局,另一派说比特币将来会突破$100,000美金。 而在旁边吃瓜的我,失去了判断力。只是跟着加码建仓,一谈到比特币就兴奋。去朋友家,朋友问最近有什么新鲜事,我一定会打开手机账户分享比特币的故事。 那个时候,新闻上还传出一个密西沙加的地产经纪卖房子,不收加币,收比特币,当时的定价好像是20个比特币。 要知道,2010年第一笔比特币的交易是用10,000个比特币购买了两块Pizza。几年间,比特币的价格涨了几千万倍。 之后的那一年, 比特币又像吃了泻药,一路狂跌,没有原因,看不到希望,到2018年12月,比特币的价格从接近$20,000美金又回到了我购入时的价格$3,000美金,跌去了85%。 比特币还是比特币,是那个传说中要改变世界的区块链技术的产物,只是那时,更多人看到的是悲观的一面,价格刚开始下跌时,我还抓紧建仓,后来一看,下跌太快守不住,心态也就崩了,在价格跌入谷底之前,我已经将手上的电子货币资产清空。 年底报税时发现,整个过程先赚后赔,至今书架上还立着几本当时购买的介绍比特币的书,可以说是知识和经验都增长了,而账户余额却没有,同时也有了今天的这段故事。 第二个错过的投资就是Roku股票。2017年Roku股票公开发行之前,我去自己的出租房,查看租客搬走后房子的情况。 无意间我看到一个类似闪存的小插件,上面写着Roku,而且还连着一节天线。出于好奇,我把那个小插件拿回家,插在自家电视上,发现由于没有遥控器,无法工作,然后上网查了查Roku这家公司的产品和一些简单的说明。 很巧,那年的9月Roku上市,我入手时Roku的股价在$25美金一股。而今天,我在网上搜到的价格是$409美金一股。三年多的时间,估价涨了16倍。
汗颜!勤奋工作的你,却在拖加拿大人的后腿。
《小明财商》第104期 先问一个问题: 2020年对于加拿大人的财富而言,到底是灾年还是丰年? 不着急给答案,先给你讲一个故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问:“什么是正义?” 第一个人说:“正义就是欠钱还钱,欠人情还人情,对别人没有亏欠。” 嗯,是有那么一点道理。但苏格拉底不说“对”,也不说“错”,他继续往下问: “如果有个朋友借了你一把刀,现在他要讨回他的刀,并且拿这把刀去杀人,你会把刀还给对方吗?欠刀还刀,这是正义吗?” 苏格拉底又问第二个人:“什么是正义?” 第二个人说:“正义就是对朋友好,对敌人坏。” 嗯,是有那么一点道理。但苏格拉底同样不说对,也不说错,他接着往下问: “如果你的朋友是坏人,那么对坏人好是正义吗?相反地,如果你的敌人是好人,那么对好人坏是正义吗?” 苏格拉底问第三个人:“什么是正义?” 第三个人是当时一位著名的智者,同时也是一位修辞家,口齿伶俐。修辞家说: “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你看,偷小东西的人叫小偷;窃取一个国家的人,叫皇帝,他的命令就是一切。所以,真正的强者决定了什么是正义,什么不是正义。” 嗯,是有那么一点道理。但苏格拉底同样不说对,也不说错,他问: “万一你所谓的强者,做了对人民不好的事,这样也能算是正义吗?” 修辞家被苏格拉底问得面红耳赤,一时答不出话来,只好反问: “我说的强者,是真正的强者,他才不会犯错。既然你这么有意见,不如你来说说,什么是正义?” 苏格拉底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正义。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知道‘我不知道’。 正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所以才会一直去找答案,一再地追问,希望了解更多的事情。”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最大的认知盲区就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什么。 回答前面的问题,根据加拿大统计局StatsCan 的数据,加拿大人的人均净资产已经达到$320,400。也就是说,如果你家有4口人,家庭净资产达到$1,281,600才刚刚达到平均线。
2020年即将过完,你的财富清单你了解吗?
《小明财商》第103期 理财至少有两层意思,一要理性,二要整理。在12月11日的讲座中,已经演绎了一次完整的情绪化投资过程,相比之下理性投资收益更高。今天再来聊聊年底该如何整理家庭的财务资源。文末有年终福利,一定记得领取哟! 1. 列清单 对开飞机有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飞行员在登机之后,会拿出一本标准操作手册,然后依照上面的每一个步骤逐个检查,然后依次完成操作。 虽然这个办法看似不高明,但能沿用至今,至少是个有效的办法。在整理家庭财务的时候,第一步就是列出所有的资产以及负债。 资产 资产一般包括现金类,比如支票,储蓄账户里的钱,这些是随时能用的。 第二类通常是流动性较强的资产,比如短期定存,基金,股票等。这些也基本能随时取用,只是变现的成本会高一些,如果有盈利也会产生税务负担。 第三类则是像TFSA, RRSP, RESP这些有省税功能的登记账户。这些账户的存入和取出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最好事先了解具体规则。 第四类是房产这类不动产,顾名思义,不动产流动性差,和前三类资产不同的是,这类资产的价格并不会每天更新,所以每年做一次评估,了解资产的现值,做到心中有数也是有必要的。 第五类是保险类资产,在加拿大,常用的保险包括人寿类,重疾类,伤残类以及意外类。这类资产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变化,每隔一段时间,需要相应的增减,以确保能随时应对危机。 除了这些大类资产之外,个人的专业技能,学位证书,工作经验,也是一类相当关键的资本,保护好这种资产就保护好了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换句话说,你的年收入是$50,000, $100,000或者$200,000,取决于你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持续学习和成长是个人长期增值的保证。 很多时候,家庭投资的成败,并不只取决于投资载体本身,而在于家庭收入能否支撑资产的长期增值,即便是优质的资产如股指基金,中心区域的住宅物业,在短时间内,也会受市场周期的影响,价格跌宕起伏。 负债 债务的分类方式,有期限和利率两条线索。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期限越短,利息越高的债务风险越高。信用卡债是其中最常见的。 有些家庭会用到以房屋做抵押的私人贷款,这类债务的隐藏费用多,利息相对于正常的房贷也更高,需要合理运用,及时偿还。 车贷,比如finance和lease都是用途比较相似的债务。相对前面的两类,利息和年限比较适中,是中产家庭债务组合中比较常见的类型。 接下来就是各种投资性贷款,这些常常包括RRSP Loan, TFSA
可怜!年底不敢理财,你在害怕什么?
《小明财商》第102期 每月总有一两天值得期待,那就是发工资的日子。领了工资,也算是对上一个月的付出做了交代。 然后,各种自动扣款便会发生:房贷,车贷,车保险,信用卡,孩子学杂费,供房水电暖,于是刚刚丰盈的账户,又被打回原形。 生活就是这般无奈的循环。踏入今年的最后一个月,理财的事还没提上日程。不去理财,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怕没钱 马上年底,一看账户,即将见底,黑五刚过买买买,圣诞节马上又到了。如此,理财成了一年中永远被耽误的那件事,心中苦楚:没钱我怎么理财? 而实际情况是: 不理财是你到现在还没有钱的主要原因。 在《New Evidence on the Value of Financial Advice》报告中,调查了3610个加拿大中产家庭,他们的家庭年收入在$10,000到$250,000之间。其中49%家庭寻求财务建议,50%的家庭不用理财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有顾问的家庭平均财富水平是没有顾问家庭财富的4.2倍,而且寻求财务建议的时间越长,这个差异越明显。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 理财建议对金融资产的影响是正向的和重大的。 理财建议使人们有更好的理财习惯,比如纪律性的储蓄。 理财建议还会让人对退休准备更充分。 理财建议也会让人们对理财顾问产生更多的信任、满足和信心——这些都是价值的体现。 在这些之上,理财师还可以用不同的财务工具帮客人提供解决方案,而且方案中,还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优化债务,重组投资,管理风险,合理避税等。 举个例子,年底很多客人购买RRSP储备养老金。但买RRSP的钱可以来自储蓄账户,也可以使用Home Equity
哎!加拿大,最苦逼的就是工作稳定的。
加拿大华人共同关注的理财公众号 《小明财商》第101期 前几天见爱得蒙顿客人,聊到避税方案,突然悟出一些道理, 原来,有稳定工作的人,常常是最辛苦,最不讨巧,最苦逼的。在加拿大的职业道路上,有一条长长的鄙视链。 加拿大的税务结构 个人收入税的体系中, 加拿大普遍采用的是累进制税务系统 Progressive Tax System. 换句话说,个人的收入越高,所承受的税务负担越大,以至于在安省,当个人收入超过$220,000时,最高的边际税率为53.53%。 即便收入没有那么高,当你的个人收入高于$48,535时,实际边际税率已经达到29.65%,也就是每多赚$1000块,税务负担将近$296.5,多劳多付,上不封顶。 除此之外, 还需要交CPP和EI,这些养老和失业保险,有些公司还会设置团体保障方案,如团体养老金,团体意外医疗险等等。 虽说这些通常是公司留住人才的福利包,但一般也会要求员工自掏腰包投入一些,最后也就导致,年薪6,7万的中产收入,常常是净月薪不超过$3,000。 这种现实,也造成了,大多数拿工资的中产家庭,年复一年,工作下来,真真切切的体会到,靠一份稳定工作,顶多只能养家糊口,想要积累财富,相当不容易。 在这种循环中,即便挣扎,也会收效甚微,时间久了,对这种工作状况也产生了适应性和依赖感, 这就是《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兔子洞,洞很深,顺着洞口一直往下掉,滑到哪里是哪里。也许,这就是许多久居加拿大人口中,常常听到的慢节奏和安逸。 看到支票账户并没有因为努力工作而变得饱满,退休将近,也不知是否能老有所养。实际上,推己及人,大多数工薪阶级财富状况相差不多。 税收鄙视链 这个概念是我自己的体会,并不是官方标准的表达方式,请对号入座。 在加拿大,大家都处于相似的税务环境中,但由于收入征税的方式不同,一般分为下面几类: T4 工薪层 T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