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文章

最可怜的理财需求是,我只要高回报。
加拿大华人共同关注的理财公众号 《小明财商》第96期 作为中产投资者,通常都不愿接受一个事实: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只是一般人。 由于不接受这个统计学中的基本规律,我们中的很多,会热衷于去投一些,概率不高,但看起来赔率不错的项目。 前几天遇到一个20几岁的客人,谈到理财,他列出了几只,他认为会在疫情后翻身的股票, 他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这些股票能每年涨50%,就够了。 而现在,他也在等待,等待市场回调,然后期待在理想的价格入手。 我随口问了一句,3月份市场大回调的时候,有没有入手? 他说,没有,因为心里害怕,还没有准备好。 胜于易胜 《孙子兵法》说,“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胜于易胜也。” 换句话说,真正善于带兵打仗的将领,最大的爱好,就是集中优势资源,去欺负软柿子,专挑弱的打。 以多敌寡,以强胜弱,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一个优秀将领应该去做的。 相反,以少胜多,以一敌百的传奇战例,故事性更强,更加广为流传,但唯一的问题就是, 它们大多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多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大多还要耍一些小计谋,这种案例很难被复制。 因此,天资平平的一般将领,如果简单的复制粘贴,便会全军覆没,身首异处。 历史上,韩信背水一战大破赵军,3万人干掉20万人,擒获赵王,灭掉赵国,而三国时期的徐晃,同样背水一战,却被黄忠和赵云惨败而归,军队大多被冲入河里。 投资也是这样,判断长期趋势最容易,判断时机次之,而最难把握的是无规则的波动。 所以最简单、最大赢面、最靠谱的做法,就是押注趋势。 这也是为什么真正好的投资者,只要能坚持长期投资,不乱动,赚得合理回报并不难。 相反,整天想着奇谋巧计,希望一招定乾坤的人,往往会亏掉自己多年的积蓄。 做简单的,易于被重复的事,才是财富积累的要领。 勿忘本某 勿忘本某,翻译得通俗些,就是勿忘初心。 请问你,投资理财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么?

3个银行赚钱的秘密,你能学会吗?
《小明财商》第95期 世界财富500强名单中,一定少不了各个国家的银行,银行这么赚钱,我们能从中学到哪些赚钱的门道呢? 一般来说,银行的赚钱方法有两种,一是提供服务,二是倒卖货物,而这里的货物就是钱。 我总结了3条,从银行学来的,适用于个人和家庭的办法,帮你创造财富。 1. 借钱投资 以2019年,TD银行的财务年报为例,TD银行的总资产为 $1,415,290,000,000, 一年的净收入为 $11,686,000,000。 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最大的一块是储户的存款,为 $913,862,000,000,占银行总负债的68.84%。 问题是,银行已经这么有钱,那为什么还要支付利息,找大家借钱呢? 原因是,银行可以在借钱和投资之间赚取差价。 假设银行支付给储户的平均利息是1%, 而贷款利率平均为3%, 那么这2%的利息差就是预期的利润。 别忘了,银行放出的贷款类型有很丰富,最常见的为住宅贷款,HELOC,车贷,信用卡,以及各类商用贷款等等。 所以,银行的根本任务就是拉存款,然后把储户的钱放出去,作为中间商赚差价,这和二手车商的做法一模一样。 第一招,用借来的钱去投资,不知道你学会了没有? 借钱最基本的要求有两条,1.信用 2. 偿付能力。所以,如果你还没学会投资,请至少学会保户自己的信用,同时想办法增加收入。 还有,借钱一定要支付利息,很多人一心执念于省利息,而忘记了,用借来的钱产生更高的回报,才是投资的核心。 当你开拓人脉,向别人借资源的时候,也要记得支付“利息”。小气的人往往很难打开局面。

任何好东西,都是聪明人花笨功夫,一点点磨出来的。
加拿大华人共同关注的理财公众号 《小明财商》第94期 2020年8月28日,刚好是《小明财商》公众号两周岁的生日, 我们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两年前,2018年8月28日发出的。 刚开始构思写公众号的时候,我对我的小伙伴Cathy说,估计能写一年, 那之后,我也没有把握,总感觉自己肚中的内容不够多,一转眼,就整整两年了。我相信,任何好东西,都是聪明人花笨功夫,一点点磨出来的。 过去的数据 过去两年,《小明财商》共发表了93期文章,平均每期1500-2000字,到今天,已经积累了大概150,000文字。 截止发文时,一共有2880名关注用户,平均每篇文章增加30名。 和我预想的指数增长不一样, 这个关注人数是线性增长的,而且30名/篇几乎是一个常量。 有些天,文章不受欢迎,会掉几个用户,有时候,写出一两篇爆款,增加一两百用户。 关键是看准方向,持续去做,这点和做定投一样,管它市场涨跌,坚持做下去,总会有结果。 公众号的文章,谈到的是理财中最常见的话题, 比如,RRSP,TFSA,RESP 这些账户, 比如,不同的基金类别差异在哪里,在股市最动荡的时候如何投资, 比如,在加拿大,人寿保险,重疾保险是怎样的产品, 比如,在多伦多,这个时间点,Condo该不该买,怎样买比较划, 比如,申请贷款要如何准备,信用报告怎么看等等, 再比如,个人税务怎么样计算,不同的投资方式,计税方法有哪些不同等等。 这样做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针对读者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理财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除了具体的理财问题,我会更多强调思考,理财就是理清思路,思路清晰了,理财方案就容易选择了。 所有文章中,

别人拿福利,自己靠边站,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不公!
加拿大华人共同关注的理财公众号 《小明财商》第93期 8月20日,朋友圈最刷屏的消息莫过于新任财政部长发布福利大礼包。 截止当天,Canada Emergency Response Benefit (CERB) 已经向860万加拿大居民,发放了$694亿的补助款。 接下来的日子,联邦政府还会发放更多种类的福利,申请细节也会变得更加明朗。 然而,不知你有没有察觉,有一群人似乎正在被边缘化,交税的时候一分不少,但是,获取福利的时候,却一分拿不到。 逃离加拿大 七八年前,玩桌游时,认识了一个朋友,大家叫他二哥。 印象中,二哥总是戴着一副方框眼镜,瘦瘦高高的,像衣架。 熟悉了才知道,他是中科大少年班的“小神童”。17岁大学毕业,然后去了滑铁卢大学数学系读研究生。 毕业后,他在多伦多downtown的保险公司做过几年研究员,工作时间长,加班还不给加班费。 好不容易年终拿奖金,税要交掉一半。 一年前,他约我吃饭,微信里说,他受不了了,正在努力跳槽去美国,加拿大的中产太惨了。 他和他的女朋友,工作忙碌,没有小孩,收入不高不低,加起来,刚好将自己排除在各种福利之外。 在他眼中,其他人都生活在“大家拿”的国度,而自己却生活在“被大家拿”的地方。 事实上,政府的税赋和福利既没能让富人变穷,也不可能让穷人变富。 唯一能做到的是,将财富从老实的中产手中夺走,再分发给“有需要的”精明人。 这些人中, 有的家住几百万的豪宅,而且0房贷; 有的收入全部现金,不用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