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文章

2020年,你还在做一头奶牛吗?
《小明财商》第68期 见过牛被排队挤奶,直至流净最后一滴吗? 其实,加拿大的税务系统就是这样挤奶的。 2020年RRSP税务季,我和你聊聊,可能帮你避免被挤奶的工具。 关于RRSP RRSP的年积累额度,为前一年收入的18%,然后减去公司养老金的投入(Pension Adjustment)。 具体算法,做为个人不需要了解,只要知道你的T4表格上一般会有这样的一栏,然后交给你的会计师就好了。 2019年RRSP的最大投入额为$26,500, 需要你的2018年收入不小于$147,222。2020年的相应数字为$27,230 和 $151,278。 RRSP的避税效果取决于边际税率,MTR,也就是说,收入越高的年份,同样的供款,避税效果越好。 在安省,当你2019收入是$60,000时,$10,000的RRSP投入,会得到退税$2,965; 而当你收入是$100,000时,同样$10,000的RRSP投入,会有$4,008的退税。前后退税的差别高于35%。 以上这点对于收入浮动比较大的自雇人士尤其适用。 Home Buyer Plan (RRSP第一次买房计划) 每个人,自2020年起,可以从RRSP账户中取出,不超过 $35,000 作为买第一套房的首付费用。(相比原来的 $25,000 )。 同时,需要在15年中还入RRSP账户,以免增加税务负担。 很重要的一点,第一次买房者的定义有所放松,目前包括离婚和解除同居关系的购房者。 关于TFSA 前面的文章已经聊过,2020年一月开始,TFSA的总额为$69,500, 而今年的增额为$6,000。

武汉肺炎和科比布莱恩特
《小明财商》第67期 这几天朋友圈转发最多的就是这样两件事: 武汉肺炎引起的世界性恐慌; 篮球巨星科比陨落,坠机身亡; 的确,2020年看似很不太平,也有些沉重。 而我看到的是人心,它柔软而纤细,易被蛊惑,恐惧、贪婪、自私,却又不失善良。 恐惧 我想先和你分享一段微信聊天,一个武汉朋友这些天的真实经历,允许你先笑一下。 和我聊天的是我的一个客人,可以叫她水冰月,标准的武汉伢(和我一样)。唯一的区别是她1月21日,从多伦多回到武汉过年,而我太忙走不开。 她说,她抑郁了,要看心理医生,同时还悟出了生命真谛。 他爸因为让她回武汉,所以一天被她妈骂三次,这个时间和吃饭的时间恰好吻合。 回多伦多吧,又害怕坐飞机可能被传染,毕竟14个小时不能开窗啊! 更巧的是,她在武汉封城之前去了河南,就是网传各种断路,硬核拦截湖北车辆的临省。(河南人民的惊恐已经接近极限。) 住酒店,有如逃犯,不敢用身份证,不敢停车。后来,酒店发现是武汉人,被劝离,而且打110,120 都没用。 无奈,转移到郑州的男朋友家,她们被社区举报了三次,因为接待武汉游客…… 这让我想起了北京带袖章的大妈。 然后去河南当地医院开证明,医院说没事,但无法给出证明。 连开车回武汉的路上,都是胆战心惊,因为加油站小哥说,鄂开头的车,都要被抓起来。(看来,武汉人出门就是伤天害理的事啊!) 刚看完,感觉搞笑,慢慢意识到一种凄凉,人性的恐惧一旦被点燃,也许就会丧失分析能力。 所以吧,我作为地道的武汉人,喊一声,武汉加油! 自私 外省人的恐惧,如果放大到世界范围,那就是世界性的恐慌。然后,就是随之而来的自私和歧视。 中国人是这样,老外也一样,有一本名叫《乌合之众》的书就研究过这类群体思维陷阱,并解释了为何群体往往呈现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特点。 这是多伦多,第一个确诊病例被发现时,大家的讨论。

赚钱 “轻松、容易”,你为什还不来?
《小明财商》第66期 你是否感觉,身边的地产经纪、保险经纪,赚钱又快又轻松? 但你有没有觉得,如果让你放弃现在的工作,去全职从事地产、保险等行业, 你会担心风险大,收入不稳定,还拉不下脸,找不到客人? 那么为什么这种又“快”又“轻松”的钱,你不愿意去赚呢?我来分享一下,自己和同行们的真实故事。 大部分的新经纪都被市场淘汰了 根据多伦多地产局 Toronto Real Estate Board 的数据,2019年,大多伦多GTA地区一年的房屋买卖交易量是87,825单。2018年,一年的房屋买卖交易量是78,015单。 同时,多伦多地产局,注册在案的经纪一共有 54,500 名。 如果按每个买卖交易,两个经纪参与,在大多伦多地区,2019年,平均每个经纪促成3.22单,而在2018年,平均每个经纪促成2.86单。 按平均一单, 税后净收入$10,000计算。(由于市场恶性竞争,很多华人经纪是拿不到这么多的。) 除去地产公司提成,各种请客开销,车马劳顿,登记保险等杂费,年薪也就不到$30,000,一般地产经纪,刚刚能解决温饱问题。 我见过的,很多抱着 “试一试” 心态入行的兼职地产经纪,一年也做不了一单,第二年就不再更新自己的地产执照了。 保险理财行业,情况更惨烈。 职业经纪人都是“剩下的” 在经纪人行业,包括地产经纪、保险经纪和贷款经纪等,从业时间越久的,越值钱。

我的财富,我做主!
《小明财商》第66期 2020年,我想做一件事,我会躬身入局,如果可以,我想邀你们一起做这件事。我相信能点亮更多的家庭,为他们的财富,做点事。 我以为,认知是影响一个人财富水平的重要因素,至少,长期来看这个结论是成立的,因为碰运气的事情,时有发生,但对长期的财富积累,影响并不大。 问题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连一个功能相对简单的电视机,都会附送一本产品使用说明, 而对于如何管理财富,这么至关重要的话题,却没有一本实用的“说明书”? 尤其对于生活在加拿大,每天忙碌奔波的中产家庭,或者是刚刚开始积累财富的年轻人。 目前市场上,理财投资知识的获取途径一般有三类: 在学校或学习班里;(理论的学习离实际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太远,理论和应用有相当的距离。) 各类免费的销售讲座;(销售目的性太强,导致听众思维收窄,看不到更多的选择和方案。) 网上的文章和视频内容;(内容的质量参差不齐,针对性不强,而且没有系统性。) 很明显,以上这些都满足不了真正有学习需求的你们。 随着《小明财商》公众号的影响力逐步扩大,经常有朋友从微信上问我,理财课什么时候开。 很可惜,我现在正在教授的,是以理财行业入门,考证为目的的学习班, 而我心中更实用的、更能帮到一般华人中产家庭的理财通识课还在筹备中。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有三个: 立个flag,要在2020年5月份,在多伦多推出第一次线下课程,目前我想好的名字叫做《我的财富,我做主!》 希望争取到更多读者、朋友、以及各行业专业人士的帮助。目标是打造一门贴近生活,真正能解决财富积累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课程。 真诚的向大家寻求关于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的建议。这是一个共创的过程,好的课程一定是活的,是能和用户互动,得到反馈,不断进化的。 由来 我想聊聊,为什么我要投入大量精力来做这门课? 根据微信统计的数据,关注《小明财商》公众号的65%是女性,也就是说,女性人数是男性人数的两倍。 为了准备课程,我也做了一些用户调查,听到最多的,来自女性用户的声音是: “我希望学点理财知识, 我希望能经济独立,

新年了,2020你该怎么理财?
《小明财商》第65期 看到一句广告,心被扎了一下。“End of decade deals —— 年代之末的甩卖。” 是啊,过了12月31日,就是2020年。 在60后逐步退出舞台,70后,80后大有作为的时代,90后也开始登上媒体头条。 还没来得及辨认这些新鲜的面孔,20后的新一代也即将呱呱坠地。 难免有一种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感叹。 从理财的角度,2020年来了,加拿大中产该做点什么呢? 首先,要认清如下几个起止时间为1月1日到12月31日的账户。 TFSA 关于 TFSA 的优势和功能,前面的文章有过很多介绍,在2019年中,由于从 TFSA 账户中取款所造成的投入额度减少,在2020年的1月1日会重新计算。 假设你的 TFSA 额度从2009年开始积累,按照过去10年的标准增幅,2020年的个人总额度为$69,500,如下图: 然而,由于每个人 TFSA 账户的具体使用情况不同,比如,投资增长或亏损,税务/非税务居民,每年的存入和取出等等因素,TFSA